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五)
2011-12-25 14:55:3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nbsp;  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明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落实和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1)在经济学中,决定和影响粮油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5分)

 (2)粮油等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分)

 (3)中央政治局研究经济工作,主要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

(4)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目标,需要政府主要履行哪些经济职能?(4分)

1.(1)价格是由商品白身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影响因素有:供求关系;货币发行量;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等。(5分)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扩大内需。影响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丁社会稳定。(4分)

   (3)中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6分)

   (4)需要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4分)

2. 2010届河南省豫南九校第三次联考)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

11月份家庭收入

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800元

6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材料三: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12分)

(2)结合材料二,如果就该同学的消费情况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是消费观?(6分)

2. 答:(1)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消费信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3分)②物价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稳定物价,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3分)③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3分)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鼓励适度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3分)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3分)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3分)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4分)(如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分)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助于缓解能源资源短缺压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分)

 

3.(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教学目标检测)(22分)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

         表一:

    注: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字之一。

         材料一  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

         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8分)

 

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

   (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的理由。(6分)

材料二 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同时,我国居民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

         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二时,认为增加我国居民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模拟集锦 三年高考题荟萃 20..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