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一(八)
2011-12-25 14:56: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sp;                    

A.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B.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C.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答案 

二、非选择题

44.(2009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材料一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

材料二:2008年9月,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全球经济随之急速下滑,人们的消费信心也遭受重挫。

材料三:近10年来,广东省GDP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但居民工资增幅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滞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2.8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99.77元,农村消费量只有城市消费量的31%左右;人均GDP最高的珠三角和最低的粤东的比例是4.1:1。

材料四:2009年2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

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为此,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完善促进就业、工资正常增长、强农惠农、社会保障等机制。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如果你被聘请为某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机构的顾问,请从消费角度为我省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答:⑴①材料1反映了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2008年3月至8月,整体上持续走高;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下降幅度明显。

②产生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广东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使得2008年3月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整体走高;另一方面,进入9月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整出现明显的下滑,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时,也是受我省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配体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⑵①一方面,金融危机恶化了我省经济发展环境,给我省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压力。

②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给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⑶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科学消费。

②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

⑤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振消费信心。

⑥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

⑦整顿消费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和鼓励居民消费。

45.(2009·韶关模拟考试) 材料1:2001-2007汽车年度销量和同比增幅

年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销量(万辆)

236.4

324.8

439.1

507.1

575.1

720

879.15

增幅(%)

13.3

37.4

35.2

15.5

13.5

23

21.8

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53,这一指数是美国的41.7%,日本的42.4%,德国的47.3%,韩国的61.6%。

        材料2:2001-2008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

年    度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4.89

10.89

23.97

19.67

25

26.4

26.28

25.92

注:我们的汽车产业政策一直信奉“用市场换技术”,对民族品牌汽车关注度不够。

     材料3:世界金融危机,正在给全球汽车业带来重创,减产、裁员、利润下降,成为时下国际汽车巨头的通病;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同比分别回落16.81%和15.14%;有80%的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匮乏、经营亏损的压力;1-11月,行业内重点企业效益增势呈现较大回落,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56.28亿元,同比下降0.53%。

 材料4: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通过了汽车行业振兴规划,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

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自主品牌,完善消费信贷。中国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利好。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 2)简要说明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性?

(3)假如你是某汽车企业的管理顾问,结合材料请你为该企业的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答案 (1)材料1反映了“入世”之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和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但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同步上升,与世界汽车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材料2反映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份额从2001年不到5%,提升至2006年的26.4%,且连续3年稳定在26%左右,自主品牌美好的明天值得期待。但是在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民族品牌汽车占有率不足

30%,说明“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需要反思。

(2)①发展自主品牌才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②发展自主品牌,才能提升民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自立自强。

  ③只有发展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模拟集锦 二年联考题汇编 20..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