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材料四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6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死而不僵”的原因。(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看法,立论各不相同,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基本观点。 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的延误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摘编自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评论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的原因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考题
地理部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旅游地理】
2011年,小明和他的同学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下图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哪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分)其重要价值是什么?(2分)
(2)小明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请判断这些景观的地貌类型,(2分)并评价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至少答出两点,4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1年9月1日~18日,陕西省出现6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截至21日上午10时,共有441.25万人受灾。
材料二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报告,2011年8月27日~28日,昌吉、博尔塔拉、塔城3地区(自治州)5个县(市)遭受洪涝灾害,造成6300余人受灾,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4分)
(2)简述洪涝灾害的危害及其防灾减灾措施。(6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08年1月13日以来,我国广东、湖南、贵州、安徽等省自北向南出现入冬以来大幅度的降温过程,遭受1954年以来50年未遇的极端雨雪冰冻灾害。Ks5u
材料二 冰雪无情,人间有爱。为尽快打通京珠高速这条动脉,在清除道路冰雪时,大量使用融雪剂来加快冰雪的融化。融雪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其特点是效果好且环保,但它的价格太高,一般使用在机场;另一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统称为“化冰盐”,它的价格低廉,但危害很大。氯盐类融雪剂的除雪作用有两点:除了盐类的溶解吸热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盐水的凝固点较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从而有利于排雪。据《羊城晚报》报道,京珠高速公路化冰时大量使用工业盐作融雪剂,环保专家称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为此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各受灾地区环保部门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防止次生环境污染事故。
(1)根据上述材料和你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使用融雪剂来融冰会带来哪些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危害?(6分)
(2)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你认为可采用哪些好办法来清除道路上的冰雪,保证交通畅通。(4分)
历史部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 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执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