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12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 邮差先生(师陀)
2012-06-08 20:15: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2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 邮差先生(师陀)

作家简介:

师陀,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作家。河南杞县人。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后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建国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后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门人事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

 

                                     邮差先生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因此──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叫它们处在那么远的地方,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一面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极幸运地从脚下飞起来,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这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他过去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这种怨言,心里充满善意,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谁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大声在过道里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一条狗激烈地在她背后叫着。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

“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慌张,他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那么在这个小城里,另外难道还会有什么事等候他吗?虽然他有时候是这样抱歉,他为这个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了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叫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选自《师陀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简析:

《邮差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京派作家芦焚的著名小说,虽然记叙的人和事距离我们比较久远,但平平淡淡的生活态度却让人感觉亲切、自然。小说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写的不过是邮差先生送信时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友他对所有认识、不认识的写信人、收信人的热心体贴、尽职尽责,读后却让人心头一热,而作者对邮差先生的赞叹之情也就在这平淡的叙述中清晰地传达出来。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小说中三次点到阳光“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的风韵”;“阳光充足地照到街岸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正是借助于阳光这个自然环境的烘托铺垫,小说极其自然地表现出邮差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因此我们说恰当地进行环境描写,对于塑造成功的典型化的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江苏高考文言阅读 伯父墓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