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12年湖北高考文综试题(三)
2012-06-10 16:29: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图3)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图3
 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民间俗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图4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