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9 23:09: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收敛蓄养形影相吊放浪形骸
B.枯躁修葺万籁俱寂杳无音信
C.舟楫羸弱坚如磐石高朋满坐
D.杂糅娴熟形容枯稿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枯燥 高朋满座 形容枯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下文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物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自花授粉物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是一句引用,用引号;“诺特、邓恩”两个人物短暂停顿,用顿号;“经典著作”后是说明,用破折号;“遗传学原理”是书籍,用书名号;“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是引述别人的话。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语句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②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③光景却是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④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 ⑤看古诗便可知道 ⑥四围的大海与四围的群山 ⑦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⑥⑦⑤①④②③
C.①②⑦⑤③⑥④
D.①③②④⑥⑦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应当仔细研究题目中7句话内部的逻辑关系。题中整个7句话,是总说与分说之间的关系,首先抓住总说,然后抓住分说。从第⑤句可知,①和②讲的都是古诗,因而应在⑤之后;而“知道”的内容则应该是⑦所讲的“滋味”,且⑦中的“两者”指的应是⑥中的“大海”和“群山”。再根据诗句内容,可知①和④相匹配,②和③相匹配。于是正确答案可得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②娘以指叩门扉
③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④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⑤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⑥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⑦余始循以入                            ⑧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⑨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⑩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③/②⑤/④⑦/⑥/⑧⑨/⑩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⑩/⑧⑨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不胜枚举。
B.新年晚会的节目十分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地震之后,这里迅速盖起了房屋,恢复了生产,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D.关于你们到北京去的事,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怎么批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7、A不胜枚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强调的是“举”而不是“数”。B“忍俊不禁”与“笑”重复。C“不堪设想”,“不堪”多用于不好或不愉快的方面。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