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张便条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6分)?
张老师:?
我试着写了一篇作品,送请您拜读,但您不在,只好把文章留在您桌上,明天我再登门赐教。能得到您的指点,我将不胜欣慰。?
?学生:闻玉秀?
2014年4月1日
①?改为?
②?改为?
③?改为?
参考答案:(每个词2分,所改词语不一定与答案一致,三个即可)
①“作品”改为“文章”(或“作文”);②“拜读”改为“审读”或“斧正”;③“赐教”改为“请求”或“求教”;④“欣慰”改为“荣幸”。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这是一张便条,“作品”书面语色彩过强,一般用于比较出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应为“文章”;“拜读”“赐教“均属于主客颠倒;“欣慰””语体色彩过重。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欣赏漫画《决心》,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 (3分)
(2)你认为漫画的立意是什么?请简要地概括一下。 (4分)
参考答案:
(1)示例一:一个吸烟人在楼上发誓戒烟,丢掉自己的烟斗,又飞奔下楼去接住自己的烟斗。
示例二:全画面共分为四格,采用相声铺垫、转折“抖包袱”的手法,留给人们意外的惊奇和思索。首格,主角“烟哥”出场,表出强烈的戒烟决心;二格,付诸行动,弃烟斗于窗外,表现出戒烟的决心与信心;三格,带着读者的疑惑飞奔下楼;四格,成功地“抖”出意外的结果,将尚未落地的烟斗稳稳地接住,把戒烟仪式推向了高潮。
(语言简练得1分,语言准确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2)讽刺“五分钟热度”即没有恒心的人性弱点。(语言简要得1分,语言准确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等)展开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一些技术落伍、管理理念落后的中小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国大公司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简直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B.张大妈对着那个刚来的人撇了撇嘴:“一看这个年轻人穿得那么稀奇古怪,就知道是个不三不四的人。”(不伦不类)
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釜底抽薪)
D.王道长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温和,只求能栖息道观,虽箪食瓢饮,却能安之若素。(箪食壶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螳臂当车: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不三不四: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南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这样的机制:学校老师兼职家长学校教师,“一门两校,一校两用,一师双责”现已十分普遍,“学生入学,家长入
校”已成为一种规矩。
B.北京奥组委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强,在中、外文以及标志图形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奥运场馆和其它设施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程度很高。
C.奥运会是否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拐点?北京又将如何防范潜在的后奥运经济风险?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D.自2001年起,“阳光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以“我心中的公民道德”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和诗、书、曲、诵的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区中小学生、教师、家长的热情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