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任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①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间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驹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②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土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③,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其职之不举?举:称
B.再四皆不然?然:这样
C.烛之则狗也?烛:照
D.且数十武?武:步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余以柳枝横扫之
A.
然以其猛也
?旦若遇之于市
B.
卒灭于虎
?过冉氏门而东
C.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D.
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11.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冉氏烹狗原因的一组是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②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
③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
④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
⑥县人冉氏,有狗而猛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
B.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
C.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
D.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
13.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14.将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冉氏以是颇患苦狗。(2分)
(2)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4分)
2、单选题 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雀/黄龙/之舳
B.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C.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安颉,辩慧多策略。太宗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僚。纠刺奸慝,无所回避。太宗特亲宠之。
宜城王奚斤,自长安追击赫连昌,至于安定,颉为监军侍御史。斤以马多疫死,士众乏粮,乃深垒自固。遣太仆丘堆等督租于民间,为昌所败。昌遂骄矜,日来侵掠,刍牧者不得出,士卒患之。
颉进计曰:“本奉诏诛贼,今乃退守穷城,若不为贼杀,当以法诛。进退安有生路?而王公诸将,晏然无谋,将何以报恩塞责?”斤曰:“今若出战,则马力不足,以步击骑,终无捷理。当须京师救骑至,然后步陈击于内,骑兵袭其外。所谓万全之计也。”颉曰:“今猛寇游逸于外,而吾等兵疲力屈,士有饥色,不一决战,则死在旦夕,何救兵之可待也!等死,当战死,宁可坐受困乎?”斤犹以马为辞。颉曰:“今兵虽无马,但将帅所乘,足得二百骑。颉请募壮勇出击之,就不能破,可以折其锐。且昌狷而无谋,每好挑战,众皆识之。若伏兵奄击,昌可擒也。”斤犹难之。
颉乃阴与尉眷等谋,选骑待焉。昌来攻垒,颉出应之。昌于陈前自接战军士识昌争往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众乱昌退颉等追击昌马蹶而坠颉擒昌送于京师世祖大悦拜颉建节将军赐爵西平公代堆统摄诸军。斤耻功不在已,轻追昌弟于平凉,败绩。
世祖西征昌弟赫连定,以颉为冠军将军,督诸军击彦之。彦之遣将姚纵夫渡河攻冶坂,颉督诸军击之,斩首三千余级,投水者甚众。遂济河,攻洛阳,拔之,擒义隆将二十余人,斩首五千级。进攻虎牢,虎牢溃,义隆司州刺史尹冲坠城死。又与琅邪王平滑台,俘获万余人。乃振旅还京师。
颉为将,善绥士众。及卒,义隆士卒降者,无不叹息。(文段节选自《北史·卷二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纠刺奸慝/纠:检举
B.昌遂骄矜/矜:骄傲
C.且昌狷而无谋/狷:急躁
D.斤犹难之/难:责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斤以马多疫死,士众乏粮/若不为贼杀,当以法诛
B.轻追昌弟于平凉/今猛寇游逸于外
C.本奉诏诛贼,今乃退守穷城/颉乃阴与尉眷等谋
D.今若出战,则马力不足/不一决战,则死在旦夕
3.下列各句,都能反映安颉果敢善断和善于作战的一项是?( )
A.若伏兵奄击,昌可擒也/拔之,擒义隆将二十余人,斩首五千级
B.然后步陈击于内,骑兵袭其外/斩首三千余级,投水者甚众
C.颉为将,善绥士众/进攻虎牢,虎牢溃
D.颉请募壮勇出击之/昌来攻垒,颉出应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城王奚斤鉴于军马病死很多,士卒又缺乏粮食,就构筑堡垒工事来加强防守,并派太仆丘堆等人到民间督催租粮。结果,丘堆被赫连昌打败。赫连昌因此天天来侵袭抢掠,以致士卒也很惧怕他们。
B.奚斤认为,如果在军马缺乏的情况下用步卒攻击骑兵,是没法取胜的。应当等待京师派的骑兵到来之后,再以步卒在内攻击,骑兵则袭击敌军的外部。这样才是万全之策。
C.安颉认为,我军马匹虽少,但将帅所骑的马足有二百匹;而赫连昌狷而无谋,总是喜欢前来挑战,大家都认识他。请求挑选强壮勇敢的士卒打头阵,即使不能打败敌人,也能挫敌人锐气。
D.安颉督领诸军攻击彦之的军队,斩首三千余级;攻占洛阳时,生擒刘义隆部将二十余人,斩首五千级;进攻虎牢,虎牢敌军又溃败;与琅邪王平定滑台时,俘获敌军一万余人。最后,军队凯旋。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昌?于?陈?前?自?接?战?军?士?识?昌?争?往?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众?乱?昌?退?颉?等?追?击?昌?
马?蹶?而?坠?颉?擒?昌?送?于?京?师?世?祖?大?悦?拜?颉?建?节?将?军?赐?爵?西?平?公?代?堆?统?摄?诸?军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等死,当战死,宁可坐受困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卒,义隆士卒降者,无不叹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满。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后迁牟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直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合。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何自苦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吏传》)注:①露门学:古代学校的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病愈。后作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被嗟异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两: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