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铜臭(xiù)事迹(jī)矜持(jīn)聘书(pìn)
B.束缚(fù)围绕(rào)内讧(hòng)澎湃(péng)
C.漱口(sù)逆风(shuò)骰子(tóu)河沿(yán)
D.分娩(miǎn)卓越(zhuō)紊乱(wěn)徇情(xú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事迹(jì) C漱口(shù) D卓越(zhuó)徇情(xùn))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唐吉诃德被白月骑士打败后决定履行隐退一年的诺言,当牧人,过田园生活。路上,唐吉诃德和桑丘遇上有人赶着六百多头猪到集市上去卖,大群的猪浩浩荡荡地呼叫着开过来,把桑丘和唐吉可德都掀翻在地,一片狼藉。唐吉诃德挣扎着站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由于赶猪人跪地求饶,且桑丘也在一旁阻止,唐吉诃德才作罢。
B.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
C.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的解救了她。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遭受绞刑。
D.“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桑丘挣扎起来,准备用剑复仇,但唐吉诃德阻止了桑丘。他认为,这是上帝对一个战败骑士的惩罚。B。不是《新青年》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觉民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温和平静,认为做事不可激进。D。暗示的是贾探春的命运
本题难度:一般
3、改错题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10月12日隆重在江苏南京开幕。
②开幕式上开展了大型文体表演“时代交响”。
③十运会提出了“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主题口号。
④本届运动会共有46个代表团的9 985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
⑤十运会既是第一次采取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运会,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最后一届全运会。
序号
病因
应修改为
参考答案:① “隆重”的位置不对 “隆重”调到“南京”后
② “开展”与“表演”不搭配 “开展”改为“进行”
④ “参加”缺宾语 “阶段”后加上“的比赛”或者“参加”改成“进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王老师刚退休,就收到张伟的来信。信写得有情有意,但在表达上有不得体之处。下面是信中的一段,请把三处毛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课堂上你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1)?应改为?
(2)?应改为?
(3)?应改为?
参考答案:(1)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2)离我而去→退休在家?
(3)音容宛在→形象平凡而高大
本题解析:要求是找出不得体的三处,明确而具体。无所不至是个贬义词,常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无所不至”明褒实贬;“离我而去”会令人想到去世;“音容宛在”用于逝者。
点评:解答语言表达得体试题,关键要注意以下五个角度:(1)对象。用语要看对象。一指用语须符合说话者的地位、身份、教养、学识、生活阅历等特点;二指用语必须符合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心理喜恶等特点。对象不同,措辞用语必须讲究说法和分寸,符合彼此特定情境中的角色关系。(2)场合环境。场合分为四种类型:①正式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②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③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④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3)语体。语体,指的是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不同体裁类型的文体,在用语上往往有不同要求。语体辨别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不同。二是科学语体和文学语体不同。三是政治语体和事务语体不同。(4)礼貌
用语要做到礼貌得体,主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二是必须注意用准谦敬词。(5)目的。说话写文章总有一定的目的与意图,目的不同,用语自然有变化,语言表达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和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
这道题设计得非常巧妙,紧密联系了课内与课外。组织第二问的答案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翻译,而要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这样组织的答案就不会空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