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0:37: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正确的词语的一项是(?)
①这幢清寒的小屋,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__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
②只有他还往在这里,独自一人在__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
③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__在黑夜里了。
A.诞辰雅致消逝
B.诞辰雅观消失
C.诞生雅观消逝
D.诞生雅致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诞生:(人)出生,动词;诞辰:生日,名词。①句根据语境,只能选用“诞生”。雅致:(服饰、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雅观:装束、举动文雅(多用于否定式)。②句是用来修饰房间的,所以用“雅致”。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如“岁月消逝”。“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形容时间、声音、云雾、霞光等失去,要用“消逝”。②句结合语境,应该选“消失”)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前后语意连贯。
  晓明人际关系不错,就是平时大大咧咧,容易忘事。有时借东西忘记归还主人,还得别人向他索要。①______他一旦经人提醒或自己想起来了,②_______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这样,时间久了,③_______有同学不愿意借东西给他。这天,晓明得知永康从书店买回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名著,就缠着要借来看。永康很为难,不借吧,显得自己小气;借吧,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看多少,④_______更怕晓明久借不还。⑤_______,永康决定自己看完后再借给他。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_


参考答案:①但②就③就④而且⑤于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旦日,客从外来(自,由)
B.从余问古事(向)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读zòng,合纵)
D.焉用亡郑以陪邻(逃跑,动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③古书之不存
④顷之,烟炎张天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⑧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
⑨均之二策
A.①④⑤
B.③⑦
C.②⑥⑧
D.④⑦⑧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③⑦中的“之”都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认为。2宋国人把他捉住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原因。3用,4用,5在,从京城冒着风雪出发67因为,8用来,表目的。9用)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