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2 10:40: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①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小题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小题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小题3: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表达了怎样的共同主题?(2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陆游经公安人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停泊公安。首联中“辽”和“回”互相照应。
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
答:??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
小题1:请简述“人间”一词在诗中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本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唐)李 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提贞于孟陬兮 摄提:星名,指寅年
B.又重之以修能 修能:美好的才能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德
D.日月忽其不淹兮 不淹:不被淹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搴阰木兰兮
②惟草木零落兮
③肇锡余嘉名
④又重之修能
A.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B.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3.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联”“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4.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句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
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
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
D.句中的木兰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
5.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诗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表现了诗人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B.三、四节“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品行。
C.第五节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引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D.最后两节用“美人”比喻诗人自己,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