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0:41: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概述《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的前因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原因:南蛮王孟获发动叛乱,诸葛亮为收服人心决定对孟获恩威并施。
结果:孟获归顺蜀汉,为蜀汉出兵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小题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小题2:?,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
小题3: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4:?,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小题5: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6:??,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7: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8:)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参考答案:
小题1: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题2:袅袅兮秋风
小题3: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4:回眸一笑百媚生
小题5:樯橹灰飞烟灭
小题6:雁过也,正伤心
小题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小题8:长使英雄泪满襟(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本题解析: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勘、袅、踯躅、眸、樯橹、长、襟”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文言文默写
1._____________,皆白衣冠以送之。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终已不顾。


参考答案: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荆轲和而歌 为变徽之声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士皆嗔目 发尽上指冠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1、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3、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4、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亦乘舟归鹿门。
5、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____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__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
7、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
8、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__。
9、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栗深林兮惊层巅
2、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
3、袅袅兮秋风
4、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6、忽魂悸以魄动;惟觉时之枕席。
7、吴楚东南坼;老病有孤舟。
8、画船听雨眠;皓腕凝霜雪。
9、各自东西南北流;安能行叹复坐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小题1:??,靡有朝矣。(《诗经·氓》)
小题2:汩余若将不及兮,??。(屈原《离骚》)
小题3: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4: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小题6: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
小题7:??,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
小题8:君子引而不发,?。(《孟子·尽心上》)


参考答案:
小题1:夙兴夜寐?
小题2:恐年岁之不吾与
小题3:别时茫茫江浸月
小题4:用之如泥沙
小题5:空谷传响
小题6:千骑卷平冈
小题7:人而无信
小题8:跃如也


本题解析:本题除了后两个小题外,都是高中课内所学的篇目。但所选的这两句课外的内容,也是很常见的,再加上其他的默写都是高中阶段所学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生僻难写的字,因此难度不大。只是要注意“夙兴夜寐”和“冈”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