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2 10:49: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吾十而有五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干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受中赏;能谤讥于朝,_________,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念高危,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佘十思疏》


参考答案:(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2)上书谏寡人者闻寡人之耳者(3)则思谦冲而自牧俱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5分)


参考答案: 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首先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组成部分:两个人物(奶奶和孙子),文字(巷口),还有题干中给的暗示“盼”,然后思考:盼谁,最后展开想象,按照要求(两种修辞),并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描写出场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遒(jìng)颓(pǐ)然(qiǎo)咬文字(jué )
B.梯(xián)(fēi)落 (zhuó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建,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______,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______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古典意识的______。
A.约束 淡去 风范
B.制约 淡忘 风范
C.约束 淡忘 风尚
D.制约 淡去 风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新贫族下定义,不超过70字。
①新贫族是近年来在城市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人群,又被戏称为“拿高薪的穷人”。
②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有钱时挥金如土,没钱时便一贫如洗。
③他们消费的热情最强劲,消费的理念最前卫,消费的方式最COOL。
④这些人大多在26-35岁之间,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他们领导着市场的新潮流。
新贫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新贫族是由在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构成的拥有最强劲消费热情、最前卫消费理念和最COOL消费方式,挣得多花得更多的领导市场新潮流的城市新兴人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