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0:54: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提取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选出三个关键词语。(3分)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截至2月28日10时,我国已从利比亚共撤出近2.9万人。其中约2500人已回国,约2.3万人已安置在第三国,约3400人正在赴第三国途中。专家分析,此次撤侨是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一次,中国特色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正经受考验。
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的海外撤侨机制已经经受住了考验。此次撤侨人数近3万,是1991年海湾战争时撤侨人数的20几倍,再加上利比亚国内的形势非常不明朗,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导致撤离时间非常紧急。而正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我国仅用三四天时间,就撤离出逾2万同胞,占到在利比亚全部华人的6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高效率。
答:                                                         。 


参考答案:我国(中国)  撤侨(撤侨机制)  经受考验(或高效率)
(每个词语1分,共3分。写利比亚不给分,答时间紧、规模大给0.5分,关键词语为文中原有词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学外语要细水长流,如果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肯定是学不好的。
B.我不喜欢这样做,也做不好,你凭什么牛不喝水强按头
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吃不了兜着走的危险。
D.台独分裂势力不顾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在台湾搞所谓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nòng)堂?
B.(qì)据?
C.(līn)着?
D.(kái)油?
(niàng)
(què?)
(shuì)
(kū)髅?
美味佳(yáo)
水门(tīng)
生杀(yǔ)夺
两错(ch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6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重的藕花。就在这时,藕花从中突
然窜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段。可在诗句的翻译的基础上加上修饰语,如回舟可想象诗人由于太阳快下山了,所以急着回家, 这种急切用用力的划桨来展示。其他地主与此类同,不可简单的翻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人曾同我争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然后才谈得上疗治文明的弊病。我只能怯生生地问道:难道几代人的灵魂寻求是无足轻重的吗?我承认我不是很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积弊时弊并存,近忧远虑交集。此时此刻,治国者固然身临千钧一发的险关,运思者何尝不是肩负着莫衷一是的难题?
①鉴于前者,仁人志士戮力于改革、开放和振兴之举
②文明的压抑接踵而至
③一方面,权贵贪欲的膨胀使得腐败丛生
④面对后者,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
⑤野蛮的符咒尚未挣脱
⑥另一方面,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
A.③⑥①④⑤②
B.②⑤①④③⑥
C.⑤②①④③⑥
D.①④③⑥⑤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看题中的六个句子。句前是“我承认我不是很理直气壮,因为我能感觉到时代的两难困境:”从前面的冒号可以看出,后面的句子应该是指出两难困境的。这样看后面应该是③⑥,而⑥句中有“另”字,故排序为③⑥。这时可以得出答案A。如果继续考虑,看①④句中有“鉴于前者”“面对后者”,根据前面的③⑥,推知前者和后者所指内容。这两句是说面对问题人们的举措。而后面的⑤②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解说。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