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0:56: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小题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6: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参考答案:
小题1: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2:登东皋以舒啸
小题3: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4: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6:茕茕孑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皋”“啸”“凝”“期”“茕”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小题2: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
小题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小题4: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参考答案:
小题1:故不积跬步?岂因祸福避趋之
小题2:歌窈窕之章?哀民生之多艰
小题3:赢得仓皇北顾?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4:小乔初嫁了?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跬、避、窈窕、赢、罔、傲。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离骚》)
小题2:?,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3:??,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小题5:是日也,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
小题6:?,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小题1:芳菲菲其弥章
小题1:沙鸥翔集
小题1:浩荡离愁白日斜
小题1: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1:惠风和畅
小题1:银瓶乍破水浆迸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参考答案:
小题1: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小题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小题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本题解析:这几句默写,有几个字需特别注意。“惟”字要注意偏旁,不要因为音近而写成“唯”;第二小题中“诹”较为生僻,需注意一下;“谀”要注意声旁的写法,易写成错字。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 (原文见本单元第4节【诱思导学】)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问:祁连山为当地古往今来的历史提供了自然条件,历史文献中的积淀也赋予祁连山以丰厚的人文内涵,史中有山、山中蕴史;眼前的自然山景也触发作者的历史记忆,唤醒了作者的历史感。第二问:(示例)作者说“观山如读史”,是因为作者在欣赏祁连山美景的时候,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重新领略到了那些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西湖的美景中,我曾经也同样感受到了西湖的历史文化积淀。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然山水中留下了古人的足迹,古人的思想,我们观赏风景的同时也穿越了古今,触摸到了先贤的思想,了解了历史的厚重,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我们,也同样会在山山水水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希望我们的足迹也刻印上我们的思想,留下历史的痕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