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A.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注意的主要是现实社会政治伦理问题,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确定了他们认为是贯穿整个自然、社会、人类的根本法则——“道” B.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大问题缺乏研究和说明;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对整个人类世界产生形成及其内在结构等问题,仍然没有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和说明。 C.从《周易》作者的思想在根本上没有离开儒家“仁学”来看,历代把《周易》视为儒家经典是有道理的,而且他们还承担了对自然和整个人类社会进行概括和说明的任务。 D.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着眼点是在自然,并且常常流入玄虚,兴趣主要集中在“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征上,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上。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文化赤字很大
赤字用在文化上,无非是借指文化进出口方面的弱势。试想我们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拥有数量巨大且增势不减的贸易顺差,却为何长期在国际文化贸易中“赤字”高悬?
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中国翻译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中国的历史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理应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
王晨所谓的“文化赤字”,是指中国人在世界上表现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化产品及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仍然有限,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他认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在他看来,中国缺乏翻译人才是造成“文化赤字”的关键因素,因为翻译是对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不论是对于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还是对于介绍中国发展、中国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翻译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是,中国翻译界目前却面临着突出的人才问题,特别是对外传播事业中亟需的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相当匮乏。
王晨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翻译确实是沟通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桥梁”,但是他可能忽略了这点: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翻译工程或翻译事业,并不是由“文化输出方”进行,而是由“文化输入方”承担的。
以世界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规模最宏大的翻译事业——汉传佛教译经事业为例,作为“文化输出方”的印度几乎很少主动把佛经翻译成汉文,再“输出”到中国,反而是作为“文化输入方”的中国,既有朝廷迎请梵僧、胡僧入华译经弘法.也有华僧远赴天竺求法,把梵文佛经带回国翻译。
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是否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也有可议之处。能海上师和法尊法师等汉地僧侣,在民国年间去学经求法的藏地,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当时的西藏还是农奴制社会。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生产力极其落后的雪域高原上诞生并发展的藏传佛教,仍然能够成为向汉传佛教补充养分的“文化输出方”。由此可见,中国能否尽快摆脱“文化赤字”并实现“文化盈余”,与中国是否有“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之间,其实关系不大,关键是在中国文化本身。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中国文化原创者方面存在问题。内地文化机构以国有机构为主,“国”字号有两大缺陷:一是缺乏适合创新的宽松环境,人员思想受到束缚,甚至思想僵化,不敢大胆创新;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人员的创造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人才流失严重,而无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对现代文化的发展,都是需要创造力的。其二是文化传播者方面也有不足。中国不是没有文化精品,而是缺乏传播力。传播文化离不开文化载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电影等。载体是物,其拥有者是人。而文化载体拥有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其价值观、市场眼光和文化素质,决定其是否具有出色的文化价值识别能力。(摘自《联合早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赤字”产生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晨认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中亟需的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相当匮乏,巾国缺乏 ?翻译人才是造成“文化赤字”的关键因素。 ?
B.本文作者推翻了王晨“缺乏的翻译人才是造成‘文化赤字,的关键因素”的论点,认为中 ?国之所以会产生“文化赤字”,关键在于中国文化本身。 ?
C.中国文化原创者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文化载体拥有者的价值观、市场眼光和文 ?化素质,决定其是否具有出色的文化价值识别能力。 ?
D.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现代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造力,而政府资金投入严重 ?不足,导致人员的创造积极性不高,人才向外流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翻译,不论是对于巾国尊重文明多样性、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还是对于介绍中国 ?发展、中国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围际影响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
B.在本文作者看来,中国是否有“高水平的中泽外专业人才”,与中国能否尽快摆脱“文化 ?赤字”并实现“文化盈余”之问,其实并没有联系。 ?
C.汉传佛教译经事业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翻译事业。期间,作为“文化输出方”的 ?印度几乎很少主动把佛经翻译成汉文。 ?
D.作者认为,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西藏能够承担“文化输出方”的角色,由此看来,“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文化传播”不成正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存在严重的“赤字”现象,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 ?快速增长而减少。 ?
B.如果中国翻译界能有效解决对外传播事业中亟需的高水平的中译外专业人才问题,“文 ?化赤字”问题就会发生改观。 ?
C.能海上师和法尊法师到藏地去学经求法,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多大关系, ?很可能与藏传佛教本身有关。 ?
D.即使中国的经济地位再高,对外交往再密切,如果不从“中国文化本身”找原因,也很 ?难改变“文化赤字”现状。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停靠点
李汉荣
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己的心。
商业不停地制造和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在诱惑小女生和小男生们慷慨地向时尚投去大量的眼球、激情和金钱后,时尚制造者们很快又设计出另一些时尚,诱导新一轮消费狂潮。
时尚的海滩上,堆积着多少狂热的眼球和激情的泡沫。
浪潮漫过来又漫过去,被洗刷的海滩空空荡荡,而在高处,资本正端坐在豪华别墅的沙发上,清点潮水送来的巨额利润。
这个商业的星球不会有什么奇迹和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或一个不太穷的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谓神话,不过是在财富的赌场上如何成功地进行巧取豪夺。
房地产商说又为我们开发了一个天堂,等到你贷款购买了一个天堂的套间,住进去,才发现你每天的日出已被推迟了一个小时。因为,太阳,被前面更高的楼、更高的天堂挡住了。
又据说盛产羊毛的草原是一个天堂,你长途跋涉去那天堂看了一眼,你看见了那些瘦骨嶙峋的羊,那些在沙漠边缘嚼着草根瑟瑟发抖的羊,为人类制造温暖的它们,是如此的寒冷和无助。他们光秃秃的身体,我们暖融融的冬天……
似乎已没有什么恒定的事物让我们动荡的内心获得安妥。
走在路上,看见一棵古老的树慈祥而大气的站立着,浓阴匝地,巨冠蔽日,我好像看见了从千里之外走过来的祖先,一位忠厚的有着无限阅历和深情的祖父,于是我停下来,坐在树下,安静地靠在树身上,像靠在祖父的身上,倾听他深长绵软的呼吸,我那漂泊无依的心,我那悬空的心,终于踏实的停靠在一个厚实的胸膛,那胸膛并不只是我自己小小的胸膛,而是一个更宽广更深厚的胸膛天空、土地、历史、记忆,由一棵古树汇合成一个完整辽阔的胸膛,我迷乱无定的心,在这个巨大胸膛里均匀的跳动。
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月,我又去拜访那棵古树,已再也找不见它的身影,据说它遭雷击而死,又据说被害虫蛀死,又据说被开发商伐掉总之,它已经消失了,它见证过的千年岁月也随之消失。
在它的废墟上,将崛起一座商业的天堂,一座高尚的住宅楼正拔地而起。
古树死了。祖父死了。祖先死了。
那条清澈温柔的小溪,明天就有可能被烈日蒸发。
那只擦过我肩膀飞过去的可爱燕子,后天黄昏还可能被我发现,但我看见的只是它躺在污水滩上的遗体
远山的那峰积雪,它一次次的将我无处投靠无处逗留的目光遥遥地接住,我惶惑躁乱的心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秘密地点,那安静的白色似乎降低了这个发着高烧的世界的温度。心,在适度的寒冷里变得安静而宽阔,不急于奔赴什么,就停在它自身的空白里,这一刻,心,虽然无所事事,却回到了那本然、透明的状态,古人说的“本心”,大约就是这个时刻的那颗心吧。
但是,过不了一两年,甚至过不了半年,就在今年夏天,那峰积雪,那峰积攒了千年,明亮了千年,被无数的眼睛眺望了千年的积雪,将永远的融化、消失,那座山将显露出石头的狰狞而荒凉的面目。目光失去了这秘密停靠的地点,它变得更加游移而惶惑,有时,就找一本古书,在那些清澈、亘古、凛冽的句子里,让眼睛和心,获得片刻的镇静和抚慰。
在越来越热的世界上,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
生存的地址不断变成遗址,记忆的圣地不断变成废墟。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真不知道那么多的人,无数的人,在这不断毁损、灭绝的世界上,在这不断废弃、破碎的生存里,是怎样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靠点?
那么我呢?我的停靠点又是什么?
小题1:从全文看,题目“停靠点”的含义是什么?(4分)
小题2:统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说“人们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可靠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已的心?”请分两条作答。(4分)
小题3:作者在第⑨自然段中着力描写自已停靠在那棵古树上的感受,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有人说这样写使文章基调太过灰暗,是不可取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小题1: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怎样理解“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而“我却囊括了宇宙”这两句话的含义?(3分)
小题3:文章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这两句话富有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