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2017-08-22 11:2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不仅仅是文化的转化,更是符号的转换;翻译既是信息的交流,也是不同文化的对话。
B.阅读古代抒情散文,要悉心体会,注意咀嚼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实现的。因此,分析情节,要关注情节发展是否为刻画人物性格提供了好的平台。
D.学习这类作品,我们不只是可以从中得到审美的乐趣,同时作者放开手脚自由自主的写法,还能帮助我们减轻写作时受拘束的心理和畏难情绪。



2、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归有光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散文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主张学唐宋文章法度,人称其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善于描写日常琐事。此派代表人物还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袁宏道等。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子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其中内7篇,外15篇,杂11篇。《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而这样的境界只有“至人、神人、圣人”能做到。
C.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写得感情真挚,痛彻心扉。字里行间充斥着对妻子无尽的爱意,然“吾至爱汝”,却“忍舍汝而死”更体现了一个为了祖国、民族而牺牲一己之幸福谋大家永福的赤诚心怀和高尚品格。
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常在诗中用典,借古讽今。散文著作成就很高,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骈散结合的文赋。道出了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有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
B.虽然理工科背景的人有专业技能,但专业性对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而有文科背景的人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知识面上来看,都决定他更适合从政。
C.今年2月7日,据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雾霾被检出含有大量氮有机颗粒物,这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危险的信号”。
D.《蛙》会让你强烈地感受到莫言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和悲悯情怀,以及作为知识人面对巨变时代现实世界的精神纠结和痛苦。



4、单选题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求则非邦也与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安博说:“施压并不是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好办法。”
B.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C.元好问认为陶渊明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苏轼也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都是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准确的评价。
D.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弄独屯党支书韦宗恩说:“除70年代有过一次类似旱情,近三十年了,我还没碰到那么旱的天”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