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2 11:42:5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特为尤甚? 实为狼狈
B.急于星火? 或轻于鸿毛
C.臣之进退?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D.见狱吏则头抢地? 则刘病日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都是介词,译为“比”。A助词,不译;副词,表确认强调,“是”。C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定语标志,“的”。D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与“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暑”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D.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况且。A:表示又进一层的意思。B:将。C:尚且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军既已过而西矣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
B.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即不能,事未可知也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D.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通过;A:向西进军,向西;C:如果,立即;D:率领,因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 ③激于义而死?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常用字的字意及用法。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比较的对象,用在动词前,无意义,被。焉: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相当于“于是”、“于之”。①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②焉—代词,他; ③于—介词,被, ④于—介,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裹以帷幕,上建旌旗②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B.①乃取蒙冲斗舰十艘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①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莫用众人之议也
D.①进,与操遇于赤壁②与操有隙,寄寓于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介词,按照;B.连词,于是/副词,才;C.不定代词,没有谁/副词,不要。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