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8-22 11:45: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些在语句、词语、标点使用上不妥当,读后完成(l)-(2)题。(5分)
北方人,不论贵贱,都以吃饺子为美食①。钟鸣鼎食之家有的是人力财力,吃顿饺子不算回事,小康之家吃顿饺子就要动员全家老少②,擀皮、剁馅、择菜、和面,忙成一团③,然而亦趣在其中④。年终吃饺子是天经地义之事,有人胃口特强,能从初一到十五顿顿吃饺子⑤,乐此不疲。当然连吃两顿就告饶的人也不是很多⑥。至于在乡下,吃顿饺子不易,也许要在姑奶奶回娘家时候才能有此“豪举”⑦。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三处改正。
a. 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
b.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
c._____(只填序号),改为_____。


参考答案:(1)①②③⑥(l分)
(2)①去掉“吃”;②改“不算回事之后”的“,”为“。”或“;”;③“择菜”应在“剁馅”前,“和面”应在“擀皮”前;⑥“很多”改为“没有”。(每处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地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地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让美丽的青春放射出最夺目的光彩,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B.魔术的魅力在于它能营造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感,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特的享受。
C.如果不能解决资金不足、剧本单一等问题,一度火爆的小剧场话剧难免遭遇“倒春寒”。
D.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片哗然:形容很多人吵吵嚷嚷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B.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C.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D.大气中臭氧层的减薄及南极上空臭氧洞的不断扩大是由于人类大量放氯氟碳类物质造成的,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B.(此句两个分句阎明显是有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一对关联词)
C.(“不管”应移到句首)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画面中人物在高台周围的举动,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说这幅漫画所讽刺的现象。(4分)

?▲?▲?▲?


参考答案:一个人站在高台上,在话筒前,面向听众正在讲话;高台的下面,分别有两个人从高台的不同侧面,一个用锤子和凿子,另一个用镐头,在挖着高台。(2分)
这幅漫画讽刺的是,社会上一些人总爱夸夸其谈,自我吹捧,以致遭到别人的反感和反对;同时也讽刺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会对有成就的人产生嫉妒并在暗中加以伤害的现象。(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