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2 11:46: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它的编撰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B.《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C.沈从文的《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D.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个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受歧视、受奴役的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B.山区农村建造房屋应尽可能避开山脚,因为一旦突发泥石流灾害,山脚下的房屋将首当其冲
C.比赛前,他踌躇满志地对队友说:“虽然面对的是个强大的对手,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他们。”
D.因为冯小刚和前期如火如荼的宣传,《一九四二》毫无争议地成为2012贺岁档最不能忽视的华语电影。



3、阅读题  
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
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4、语言运用题  下列图表是某校高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分)

项目名称(分值)
一模得分
二模得分
三模得分
三次平均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10分)
4.5
7
5.3
56%
名句名篇默写(5分)
4
4.2
4.7
86%
文学作品鉴赏(33分)
18
22
20
60%
语言表达运用(15分)
11.2
6
10
60.4%
作文(60分)
43
45
47
75%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②针对结论,你给该校同学的复习建议是:?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义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近。
如果你是一条游鱼,就不要迷恋辽阔的天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