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常识》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1:59: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伊索寓言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91exam .org
A.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B.伊索所编的寓言陆续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C.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东郭先生与狼》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D.它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导解:《东郭先生与狼》不属于伊索寓言。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本文的文体是
A.抒情散文
B.议论文
C.说明文
D.记叙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文是典型的议论文。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对古代戏曲的有关知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杂剧是指元代戏曲,传奇则是指明清两代的戏曲作品。杂剧金末元初产生,兴盛于中国北方。传奇则是宋地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并不存在直接的继承关系。
B.中国戏曲主要指元曲和唐宋明清传奇,它是以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C.元杂剧在结构上通常是一本四折,有的还在四折之外加一二个楔子,如《窦娥冤》。但也有少数作品突破了一本四折形式,形成连本戏,如《西厢记》。
D.传奇是一种长篇戏曲形式,它不称“折”而称“出”,一部戏大都是四五十出的长篇,在作品容量、曲调形式、角色分工上,传奇较之杂剧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更便于表现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唐宋没有传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声匿迹? 销魂勾魄? 积毁销骨
B.顺理成章? 自找烦恼? 融汇贯通
C.标新立异? 迥然不同? 不落窠臼
D.娇生惯养? 娇枉过正? 精美绝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家对文字的识记能力,需要大家多积累。A项“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B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D项“娇枉过正”应为“矫枉过正”。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面是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说明,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A.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间喜剧》是他小说的总称,包括了九十多部长、中、短篇,他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
B.《守财奴》是选自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家庭的苦难》一章。
C.《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和中篇小说《高老头》。恩格斯赞誉他的作品中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