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2:00:2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而起,小道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设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B.张春勇长袖善舞,当时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连醇王都被他巴结上了。
C.担负着家族的荣耀和梦想,苏圆圆目不交睫,终于不孚众望,将家族的企业推向了世界。
D.随着大家艳羡的目光流于字里行间,“不刊之论”四个字渐渐地在大家的心里凝聚沉淀出来,黄先生生花的妙笔让人叹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B.当地时间9月30日上午,中国驻叙利亚使馆遭到一枚迫击炮弹袭击,中方对此感到震惊并强烈敦促叙利亚有关各方严格遵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马杜罗此次访问中国并与习 近 平 总 书 记举行会谈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本句的主语是“中央”,还没有表述完整,就转换到另一个陈述对象“各地”上去了,应该把“在”调到“中央”前面;C项搭配不当,“赢得的”与“胜负”一面两面搭配不当,“胜负”改为“胜利”。D项,句式杂糅,“主要目的是”与“为了”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应删去“主要目的”或“是为了”。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中字形错误的一项:()
A .尽快        埋怨      臂膊         搔痒        
B结实        冗长      榛子       思量    
C.寒碜       发怵        告馨   浩淼    
D.庇佑       掂量       踉跄     症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告罄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
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虽然大火烧毁了你的家产,烧光了你的山林,但你们全家老小都逃出了火海,安然无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希望你们振奋精神,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B.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我公安人员机智灵活,采取开门揖盗再关门打狗的战略战术,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C.陈天作有个毛病,做事吃不得苦,研究问题不深入,浅尝辄止,尽打擦边球
D.中美之间“文明对话”和“文明交流”的提出,显然已经超出了“互不干涉”的“存异”范畴,而带有“融合、共生”的指向,不再是“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