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8-22 12:11: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吴洪森的《偷点白开水》中写了一位精神病人,他经常在喝水之前,将别人的水倒一点在自己的杯里。医生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却坚决否认,说自己什么也没干。对此,医生解释说他并非故意撒谎,他偷水的举动完全是下意识的。他年轻时妻子被人拐跑了,不久又被冤枉在监狱里待了20年。他觉得这一生活得非常冤枉非常吃亏,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补偿心理冲动,通过“偷”来补偿自己。
  神经病患者偷白开水的行为荒诞至极,我们正常人是绝对不会有此行为的,但是偶尔是否也想偷点什么?比如久居教室的同学想偷点阳关,晒晒发霉的心情;忙碌的人想偷点时间,到海边吹吹风,每天步行5公里崎岖山路上学的穷孩子,想要偷走哪吒的无敌风火轮;长期深陷苦闷的人,想偷点开心;久而失和的家庭,想要偷点欢笑;长期困于轮椅的人,想要偷点健康……
  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以“偷点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补充完整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手在灯光下可以演示出孔雀、乌鸦、绵羊等动物造型。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正如你被人奉承、吹捧,或被嫉妒、丑化时,你得告诉自己那不一定是你,只是你的影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佛经《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逐水草,随时喂食。时有一虎捕食一牛。此时,牛主人念:“吾已失一牛,已不完全。要其他牛何用?”当即驱牛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1.请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2.不要脱离材料及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不要追求完美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一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说明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应该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时间长了以后,就自然会形成这样一种情景: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到自己满意的地步,那么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很不舒服。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度,就像水到了100℃就会沸腾,低于0℃就会结冰一样,追求完美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变得不完美。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都要适可而止,如果不达到想像中的彻底完美誓不罢休,那就是和自己在较劲了,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这疙瘩会系得越来越大,会系得越来越死。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出现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像是一根树枝,即使再坚硬,也会渐渐承受不了我们自己找上门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塘,我们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我们就是这样跌进完美自身所造成的误区里,只不过这种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招手出现,以良好的状态开始作为引导,然后被日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我认为在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代,有效地避免追求完美的不利影响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做呢?首先,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即:做事情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为了从9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而为最终的那0.1%付出多出正常标准很多倍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但是我们都知道,事情到最后的那0.1%最难获得,和前面根本不成比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强求它。其次,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律紧凑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分散和转移对完美的关注。
最后,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并知足者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


本题解析:人生悠长而又苦乐交融。 每个人都期待着完美,事实却是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期待似童话故事般圆满的结局,但我们应该知道前往桃源的道路之上也可能四处泥泞!有些未知的人,有些缺憾的事,总会在我们生活的美丽画卷中出现。要学会接受它,化解它。
何必为一叶残花否定满园芬芳! 又何必会为一缕枯枝拒绝无边绿意! 无论我们遭遇到挫折,经受了打击,都不该因此去否定整个美好的人生。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大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请将“品味遗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选取生活中的琐事,也可以合理想象和虚构,要求文体必须鲜明,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具有真情实感,思想积极向上,能给人以启迪,不少于700字,严禁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成长中的诱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