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客中九日
[明]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小题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古人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夕阳”“寒塘”“黄花”等景物,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参考答案:(1)“偷”指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2)词中一“足”一“闲”尽显作者情感。一“足”字,表达了词人对居住环境、生活的满足。一“闲”字,是指在“万事从今足”的心态下,作者觉得“偷梨枣”的儿童顽皮、有趣,展现出作者的悠闲;轻快笔调之中,透露出对当生活的喜悦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联想艺术手法的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别“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即由甲事物到乙事物,当然是有联系的甲事物与乙事物;“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即由甲事物到更多的加工、升级的思考。A:由明亮的街灯,联想到明亮的星星;C:由缥缈的天空联想到天上一定有美丽的街市;D:由浅浅的天河联想到它的宽窄;B:牛郎织女悲惨故事早已深植人们的脑海,作者却说他们此刻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是作者的良好愿望,是作者对牛郎织女故事加工、升级而成,所以说这一句运用的是想象,而不是联想。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二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_______________;其“诗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诗,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其“诗眼”是?“孤”;其“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答案: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