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2017-08-22 12:15: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全世界??。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为联系大陆同胞和台、港、澳同胞,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艺术纽带。京剧??,最富民族性,同时也最富世界性,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几乎都有京剧爱好者
②京剧爱好者遍布于所有炎黄子孙的地方?
③不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④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①句以“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为陈述对象,与“全世界”衔接较为紧密,突出了京剧影响范围之广,且用“几乎”更有分寸,更准确;④句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符合递进关系,且与下文“民族性”“世界性”相照应。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小题)(6分)
小题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小题5: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6: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7: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小题8: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
小题1: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2:砯崖转石万壑雷
小题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小题4:夙兴夜寐
小题5:潦水尽而寒潭清
小题6:身世浮沉雨打萍
小题7: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嫠妇”、“砯崖”、“壑”、“是人”、“寐”、“潦”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提高,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B.《红楼梦》是一部由曹雪芹和高鹗编写,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批判性。
C.现代社会就象一艘巨大海轮,它的顺利航行取决于机器运转是否正常、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气候是否异常、航线是否通畅等等诸多因素。
D.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提高”改为“觉醒”或“增强”。B成分残缺,《红楼梦》是一部由曹雪芹和高鹗编写,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批判性的小说。C一面对两面,,前面是“顺利航行”,后面却是“是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3分)
当我们与花花绿绿的钞票或者银光闪闪的镍币打交道时,也许会有疑问:“钱”最初是什么样的?的???????。海贝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成为货币的,已经无从考证,而早在殷商时候,贝钱就已经广泛使用了。
①而这其中,出现最早、使用最广泛、延续时间最久的要属海贝了
②海贝兼有各种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点?
③据史料记载,贝壳、珠玉等都曾被早期人类当作实物货币来使用
④人类最早使用的钱币竟然是在海边随处可见的贝壳
⑤人们也许不会想到
⑥如外形美观、材质坚固、便于携带、有天然的计量单位、易于计数等?
A.⑤④③①②⑥
B.④⑤③①②⑥
C.⑤④②⑥③①
D.④⑤②⑥③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⑤④直接回答了横线前的问题,并领起下面的句子,③涵盖①,是④的史料证明,因此③①应接在④后,②紧承①的陈述对象“海贝”,⑥举例说明②中海贝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示例二: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