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2 12:26: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我喜欢聆听,因为聆听像春雨给花朵带来美丽,像清风给小树带来风姿,像阳光给禾苗带来欢乐。
我喜欢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填到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____,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B.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
C.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D.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协调共同的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前语境是"交流思想",交流思想的直接结果是"互相了解",然后是"协调共同的活动",然后才是"组织社会的生产"。A、B、D三项都不符合事理逻辑,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B.“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C.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D.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最后一个分句谓语成分残缺,“不可能”后加上“养成”。B主客体颠倒,应为“使无数网友倾倒”。D项“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中的“防止”赘余。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主客倒置、赘余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泉涓涓始流人非生知之者
B.焚百家之言,愚黔首王好战,请战喻
C.而君幸赵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
D.积土成山,风雨兴于其身也,则耻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A项,“而”前是连词,表修饰,后是连词,表承接;B项“以”前是连词,来,后是介词“拿”;D项,“焉”前是兼词,于之,从这里,后是语气助词,无实义;D项,“于”都是介词,被。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近两年的房价不断___,有业内高人站出来揭露内幕,炒房人如何操作获取利润,开发商与银行等如何勾结串通,此贴皆一一揭露。
(2)2009年12月14日凌晨,丁俊晖与希金斯的决赛是一场完美的拉锯战,小丁__
技术上攻防俱佳,___重要的是心态上沉着稳定,这个冠军含金 量明显要高于4年前。
(3)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____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A.升高 虽然/但是 消费   
B.飙升 虽然/但是 耗费
C.飙升 不仅/更 消费
D.升高  不仅/更  耗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飙升”较之“升高”程度要迅猛,说明房价涨得快②“不仅/更”表示递进,“虽然/但是”表示转折,此语境是递进③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使用物质资料;耗费,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而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