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二)
2017-08-22 12:28: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大并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而且是辨识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jī)发小人,一地里投奔(bēn)人不着,迤逦
(yǐ nǐ)不想来到沧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B 祥林嫂脸上瘦(shòu)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
(shì)的;只有那眼珠间(jiàn)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祝 福》
C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wǎn)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ài)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月色》
D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qìn)渍(zì)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fēi)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记念刘和珍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jí)彷徨(páng)彳亍(chí)颓圮(pǐ)
B.青荇(xìng)榆阴(yīn)浮藻(zǎo)长篙(hāo)
C.漫溯(suò)斑斓(lán)笙箫(shēng)琼葩(bā)
D.花蕊(ruǐ)琉璃(liú)荡漾(dàng)河畔(pà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彳”读“chì”,B项“篙”读“gāo”,C 项“溯”读“sù”“葩”读“pā”)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的句式,续写两句话,与上下文连贯统一。(4分)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塑造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情的机器”时,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时,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参考答案: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火亡”,时我懂得了人应该具有反抗精神;
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片坟墓”时,我懂得了作为人,奉献爱心是多
么重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例句特点是:当+人物+人物的名句时,我懂得+诗句的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征订 振聋发聩 食不裹腹 工薪阶层
B.坦露 明火执仗 蛛丝马迹 拭目以待
C.联袂 怨天尤人 蓝天白云 迷天大谎
D.喝彩 察言观色 山清水秀 长年累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