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本报讯】 2012 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记者在武汉随机走访了几所大学、小学,发现一个怪现象:在信号灯前,小学生过马路比大学生守规矩。记者随机问十几个孩子“怎样安全过马路”,他们都回答“红灯停,绿灯行”,并且说老师经常给他们讲安全方面的常识。和孩子不同的是,当红灯亮起时,很多成年人“熟视无睹”。记者采访了几个闯红灯的成年人,他们均低头不语。
你是怎样看待上述现象的?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小学生的行为值得称赞,成年人的行为可耻。首先,小学生心灵纯洁,家庭、学校、社会重视交通安全启蒙教育,他们学会了遵守交通规则。其次,成年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这种违反法律、影响秩序、缺乏公德的野蛮行为,与之对应的是规则意识的缺乏。最后,严查成年人闯红灯要有执法的韧性,让成年人向小学生学习,做守法榜样,共建法治社会。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准确概括材料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并以此作为评论的对象。从材料的主要内容看,值得评说的社会现象是“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成年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据此,即可得出本则评论的观点,对成年人的行为进行批评,或对小学生的行为表示赞赏。至于理由,主要应从“怪现象”的社会原因、解决之道等角度着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右面这幅华君武的漫画(漫画上的题字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溺爱是有害孩子成长的,劝诫父母教育子女要勇于放手。
讽刺那种因惧怕失败而自我保护不思进取的人。
C.讽刺小人物幻想在自己的“安乐窝“中获得平静的生活。
D.讽刺那些对新生事物充满恐惧,一点风吹草动就极为不安的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阅读漫画的能力。答题时不光要注意画面内容,尤其要注意画面上的文字和漫画标题。此漫画上的题字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远襁褓”,由其中“走路”和“摔跤”的关系分析,可知B项的正确性。A项错误在于漫画中看不出“溺爱”之意;C项错误在于看不出“小人物”的内容;D项错误在于看不出“对新生事物的恐惧”。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与例句用法相同类的一项
例:不吾知其亦已乎
A.誓天不相负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D.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出自纵横家之手,经过汉代刘向编校修订,定名为《战国策》。
B.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宋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C.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艺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柳毅传》是其中出色的一篇。
D.《三国演义》是明代著名通俗小说家罗贯中用浅近文言文写的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小说在唐朝已开始成熟,不是宋朝。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诛连 和颜悦色鱼龙混杂清官难断家务事
B.灵犀 年深日久轻车熟路 窥测方向,以求一逞
C.顿悟 信马由缰浮光琼影 心有余而力不足
D.欣幸 珠联璧合倾国倾城来而不往非理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株连 C、掠——琼 D、理——礼)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