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2:32: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宇.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蜷缩/拳拳之心脸颊/汗流浃背纤夫/纤尘不染
B.过磅/气势磅礴发轫/万仞高峰瑕疵/龇牙咧嘴
C.锒铛/琳琅满目咋舌/啧啧称赞蔓延/不蔓不枝
D.吭声/引吭高歌驽钝/强弩之末落色/落落大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quán? jiá/jiā?qiàn/xiān; B.bàng/páng? rèn? cī/zī;? C.láng? zé? màn; D. kēng/háng? nú/nǔ? lào/lu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安倍在对华关系上一贯玩弄两面手法,接连采取损害中日关系大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动,此次又变本加厉地参拜靖国神社。
B.当下,很多明星都怕述而不作而被历史忘记,所以不管会不会写,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个人作品,一时间娱乐圈仿佛人人都成了作家。
C.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D.殊不知黄药师一生纵横天下,对当时礼教世俗之见最是憎恨,行事说话,无不离经叛道,因此在江湖中获得了一个“邪”字的名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的“变本加厉”意思是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这里用来修饰“参拜”,不恰当,可以用“丧心病狂”。B项的“述而不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在句子中,明星们的“述”并不是阐述别人的学说。用在这里属望文生义。C项的“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用在这里属误用贬义词。D项的“离经叛道”指偏离或背叛正统的学说和学派,符合该句语境。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用“教室、同学、黄蜂”写一段话,以“黄蜂”为重点。


参考答案:
1、它依然在茫无目的地飞着,横冲直撞,似乎一直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它飞进了一个教室,那是一个安静的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自习,它的到来引起了一陈骚乱,但是它却毫不在意,依然在寻找着,执着地寻找着,它坚信就是这里,就是在这个地方,它可爱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它要在这里与孩子们团聚,因为爱,仅此而以。
2、就在同学们在教室中上课时,黄蜂突然飞了进来,它四处飞舞,好像没有攻击的敌意,却被同学们的尖叫惊了魂,只见它奋力向窗外冲去,可是“嘣”地被撞了回来,仅管出口在它的前面,它也不敢再向前,“啪”黄蜂死在了同学们的手中。
3、教室里,同学们正安静地上自习,突然一阵“嗡嗡”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教室,它在教室上空盘旋了一阵,落在黑板上,大概觉得黑板上的字实在看不懂,又被讲台上一闪一闪的投影灯给吸引住了,所以干脆趴在了讲台上,班长怕它伤了人,用棍子将它赶了出去。
4、同学们认真地在教室里上着自习,一支黄蜂“嗡嗡”地从远处飞来,停在窗口,它轻轻地探了探头,发现没有注意到它,失望的黄蜂生气地一飞而起,带着它的“嗡嗡”调皮地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弄得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得意地黄蜂振一振翅“嗡嗡”声也渐远了。
5、当我们正上课时,一只黄蜂飞进教室,并停在一位同学的身上,当同学正要将它打死,老师制止了说:“黄蜂并不是人们所想的喜欢蜇人,它只是在保护自己,要知道,它蜇人一下要付出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你只要不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你的。”果然,黄蜂不一会儿便飞走了。
6、教室里,老师在认真地上着课,而同学们似乎都有一点精神委靡。突然,一只小黄蜂窜进了教室,“嗡嗡”地在教室里转个不停,同学们顿时来了精神,有的在看黄蜂撞到墙上时的滑稽样子,有的在他细观察黄蜂的形态,有的则有意想去抓它。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
7、教室里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黄蜂,它扇动着那双小翅膀,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想要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可看到同学们专心听讲的神态,它垂头丧气的飞走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提高收视率,某电视台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一些黑加工点以废纸箱为原料制作小笼包出售,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B.纵观全国各地的博览会不难发现,利用展览会,开发商不仅推出众多优惠让利措施,而且市民也乐意落定签单,双赢局面显露无遗。
C.在公路上行驶,你就会看到路上悬挂着一些条幅,有的上面写着:“作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
D.“春季高考”推行至今,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教育专家,都认为这一改革为考生增加了选择机会,是好事,按理说应该坚持下去,然而,春季高考的参与方均热情不高,问题在哪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A残缺,应为“编造……假新闻”。 B关联词位置不当。C“笑纳远方客”不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张三同学就是不太关心集体,每次班委有事找他帮忙,他总是拽借口        。
②我们所说的考据,范围要广得多,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在文献的     中无目的地转圈子。
③批评被理论所支配,理论     了真实体会的现象在今天已普遍存在。
A.推托考订掩没
B.推脱考证湮没
C.推脱考订湮没
D.推托考证淹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分析]推脱;有责任或是分内事而推卸;推托;不愿意帮忙而借故拒绝。(这里选“推托”好烤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瞬。考订:考据订正。(这里选“考证”好)淹没:从水的漫过而引申为理论等的被盖过;湮没;从淤积而多引申为名声等的被埋没。(这里选“淹没”更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