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2:41: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得知老区受灾的消息后,老校长把他和妻子一生省吃俭用      的十多万元全都
损献给了灾区人民。
②为了配合我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这个作战小分队深入敌后,以多种斗争方式
了敌人的增援兵力,为主力部队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主动。
③这位中年知识分子愤怒地说:“在那种毫无言论自由的           中,我一个手无
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还能做些什么呢?”
A.聚集钳制情景
B.聚积牵制情境
C.聚积钳制情景
D.聚集牵制情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聚积”偏重于时间先后,由少到多地逐渐增加;“聚集”偏重于空间位置,由各处集合到一起。“牵制”是从侧面或较远距离或间接地设法拖住;“钳制”是直接地用强力或强硬措施来控制。“情景”偏重于具体可见的景象;“情境”偏重于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处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多年来,我国能在国外叫得响的文化产品,大都是功夫、杂技和民俗表演,中国的文化产品要突破走出去的瓶颈,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挖掘和创新。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D.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处理中日间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分歧,体现了中国政府一贯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也表明,中国政府始终恪守中日之间三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行为准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句语序不当,“加工、挖掘和创新”应为“挖掘、加工和创新”。B成分赘余,“否则”就是指目标专一的反而,即“目标太多”,删去“目标太多”。C句搭配不当“保护”“安全”不能搭配。
点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规定了6中可能考到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病句是否有毛病,要掌握分析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语感,即在长期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明辨原因,加以修改。2.语法分析法。对于复杂的单句,可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清晰、合理,主、谓、宾搭配是否恰当,然后再依次检查附加成分的结构、搭配、语序、用词等方面。对于复句,重点在于检查分句间的关系、层次、句序是否合理,表意是否清晰,检查关联词语是否配套,是否得当等等。3.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依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4.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即运用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分析就得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进行检查,看语句表达是否恰当,句意关系是否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微信”这种新型的网络社交工具随着智能手机出现而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公民社交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B.近些年,“穿越”成为中国大众文化追逐的重要内容。而回到哪个过去以及去拯救哪个未来,成为表现穿越主题的关键所在。
C.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D.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 C.句式杂糅,去掉“为核心”,或者去掉“围绕”,保留“以它为核心” D.成分残缺,“进入……”缺少宾语,可以补上“新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注音和书写均正确的一项是(?)
A.摈(bìng)弃沉缅涣(huàn)然冰释铤(tǐng)而走险
B.戏谑(nuè)眩目殚(dān)精竭虑停杯投箸(zhǔ)
C.潺(chán)湲悱恻敷衍塞(sè)责星罗棋(qí)布
D.绰(zhuō)约迤逦为虎作伥(chāng)悬粱刺股(g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摈 bìng为bìn?缅 为 湎;B、谑(xuè)?眩为炫?箸(zhù);D、绰(chuò)?梁 为 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蹉编纂归谬法满腹经纶循循善诱
B.水榭巍峨紫禁城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C.暮霭霓虹雷震雨春风骀荡静水流深
D.关隘戍守烽火台克敌致胜捷报频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切磋;C雷阵雨;D克敌制胜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