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2 12:42: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下图的画 ?面构成及寓意。(提示:圆形为 ?绿色,代表地球)

国家节水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回望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音乐剧在上海的跨越式发展,都与上海大剧院里程碑式的音乐剧作品的引进休戚相关。
B.经典作品改编渐成风潮本无可厚非,但将一代圣人孔子刻画成丧家之犬,诗仙李白描写成市井小混混,就不可理喻了。
C.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表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严厉批评“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D.审视中国当代文坛的日益委顿,联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生发出今非昔比的感慨。



3、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该会是1921年成立的我国最早的文学社团。
B.《背影》《温州的踪迹》《欧游杂记》均为朱自清的散文集。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的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
D.“莲叶何田田”出自《西洲曲》,“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会前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总在表态一定要稳定房价,但地方的多元与特殊情况决定了靠地方政府稳定房价,无异于缘木求鱼
B.我们期盼社会能够提供一种更加宽松公正的环境,让年轻人各得其所,无论是走向小城镇还是坚守大城市,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C.中原人的方位感特别强,又有一种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意气。我从中得到的暗示是,当年中原逐鹿的后代,血液中还涌动着祖辈在沙场上纵横捭阖的气概。
D.在海外,总以为自己的中国情结很深重,自己的中国本色很纯正;回国后,却发现自己身上的西化因子如此活跃,以至于与中国情境格格不入:这是很多“海归”的尴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昨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助残犟妈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春节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500元 者, 本店将热忱?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湖北省奖励“衣锦还乡”的新科澳网冠军李娜80万元,引发?。对此,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李娜的奖励符合现有政策和奖励标准。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传颂敬赠质疑百家争鸣
B.传颂惠赠置疑百花齐放
C.传诵惠赠质疑百花齐放
D.传诵敬赠置疑百家争鸣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