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2:52: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虽然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C.《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这部作品高扬正义的大旗,描写了忠正与奸邪之间的矛盾冲突,感人至深。
D.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搭配不当,“糟糕的防守问题”不能说“改善”。B不合逻辑,“切忌”与“不可”应删去其一。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全球经济结构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大调整,美国经济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主要石油生产国则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引导粮价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既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又要保护生产者。
C.我国的高地价和高房价的背后隐藏着地方政府的巨大利益,这使得地价下跌对高房价的向下牵引容易受到有形之手的干扰,具体表现为近期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所谓的救市政策就是例子。
D.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要既关注自然,又关心人,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时间与空间的协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改为“保护生产者的利益”C.删去“具体表为”或“就是例子”D.“既关注自然,又关心人”改为 “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形成排比,使上下文连贯。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打造各种“幻象”。给少男少女打造潇洒自由众星捧月的明星“幻象”给莘莘学子打造名牌大学出国美梦的求学“幻象”_______? _____________文化与商业联姻,传统与时尚共塑。____________?____。人间万千“幻象”,都被有声有色地打造出来。


参考答案:第一句:给青年男女打造缠绵悱恻死去活来的爱情“幻象”;又如:给成年男女打造风流倜傥香车宝马的成功“幻象”。第二句:旧俗与新潮合流;又如:高雅与通俗交融。


本题解析:第一句句式特点是“给……打造……幻象”,第二句是两个并列词组作主语。所选的内容要与上下文吻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依据下列句子的语境和要求填写横线上的名句
1、“月亮”在古诗词中已不是一个普遍的星体,而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在诗人笔下它却是一种情感载体。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的隐逸情趣;李白《月夜独酌》中“____,____”的飘逸心性;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的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的放达情怀……无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古诗词中,一轮圆月能透尽人心思。如李商隐《一剪梅》中的情境可用“云中谁寄锦书来?_____,_____。”又如杜牧的“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描写的情境与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极为相似。如柳永《雨霖铃》中“___,___,___”更是借月来抒发离别情怀的。
3、中国古诗词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其中不少成了千古名句。如东汉末年的文人诗作《古诗十九首》中有“_____,脉脉不得语”之句,“______,坐看牵牛织女星”两句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之句;李白《梦游天姥咏留别》中有“云青青兮欲雨,_____”之句;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之句。
4、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写“苦雨”的如李煜《浪淘沙》的“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_____,_____。”温庭筠《更漏子》中的“____,____,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_____。”
5、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它一身清香,一身傲骨。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______。”诗人以菊花来象征自己品德之高尚与纯洁。元稹《菊花》中写到“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_____,_____。”宋人郑思肖《寒菊》中的“_____,何曾吹落百花中”无疑把菊花当作了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参考答案: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盈盈一水间  天阶夜色凉如水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澹澹兮生烟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帘外雨潺潺,春夜阑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梧桐树,三更雨空阶滴到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
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对比?拟人)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排比?对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