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4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触听不懂自己孩子常用的词语,交谈时如同听外星人讲话;越来越多的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无法和他们勾通。当大家都在抱怨对方的时候,英国13岁少女露西出版了一部包括了300多个新词、怪词的新新人类专用词典,使家长破译青少年“语言密码”提供了便利。这种创意和实际行动实在叹为观止。
(1)_________改为_________;?(2)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_________改为_________;?(4)________改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1)“感触”改为“感叹”(2)“勾通”改为“沟通”(3)“使”改为“为”(4)“叹为观止”改为“令人赞叹”(令人钦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主要是辨析近义词及成语的细微差别。有些词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语意却有很大意差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词藻瑕瑜互现攻势凌厉精兵减政
B.膏腴棉里藏针动辄得咎铤而走险
C.蹩进莞尔一笑豁然开朗金榜提名
D.阑珊严惩不贷并行不悖蓬门荜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减”应为“简”;B.“棉”应为“绵”;C.“提”应为“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风靡 滥芋充数 幽默 破锭百出
B.撕打 不枝不漫 庇护 花团锦簇
C.隔阂 舔犊情深 亘古 有侍无恐
D.洞悉 自出机抒 炮制 战战兢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含义和作用。(6分)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轻松舒适,轻松舒适就难以成为有作为的人,强调想要有作为就必须艰苦付出。
(1)常用语: (1分)
(2)意思是: (3分)
(3)强调: (2分
参考答案:(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意思是任用某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人家就干脆别任用他,强调用人重在信任。
(2)“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意思是价格低廉的东西肯定不好,好的东西肯定价格不低廉,强调事物的价值和获取它的代价相当。
(3)“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意思是烧水时发出声响表明水还没有烧开,水真正烧开了反倒不会发出声响,强调真正有本领的人不会自我吹嘘(或: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没有真才实学)。
再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男子汉,汉子难”等。
本题解析:首先要符合通过语序不同表达不同含义的常用语;在分析其含义和作用时主要应从这个常用语的意思出发。(“常用语”1分,“意思”3分,“强调”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由于大量阿富汗难民的涌入会使社会发生治安危机的可能,所以巴基斯坦政府决定暂时关闭国境线。
B 羽毛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把羽毛当作装饰品了。
C 能否摆脱淡水危机,对人类来说,是关系到全球能否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D参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工作的均按姓氏笔画为序,一些短期参加的就不一一列名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缺谓语,在“会使”间加“有”。B缺主语,在“就”前加“人们”。D结构混乱,改为“按------排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