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3:0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1)?,来者犹可追。(《论语》)
(2)上食埃土,?,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6)?,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8)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参考答案: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结构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拘于时
C.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不必贤于弟子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A.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B.宾语前置/被动句;D.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
A.艳羡 缭绕 阿谀奉承 沧海一粟
B.沾湿 裨益 步履蹒跚 风尘仆仆
C.诡异 耽搁 矫揉造作 刚腹自用
D.偌大 冒昧 藕断丝连 骇人听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近10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动摇国人信心,拷问商家良心。米加石蜡,油自地沟,猪喂瘦肉精,蛋含苏丹红,鱼有孔雀石绿,奶掺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尽人皆知:曝光、下架、召回、整顿,但之后怎么样鲜见下文。消费者往往因时过境迁而忘记相关企业和产品,最终事件不了了之。?(节选自《羊城晚报》)
(1)这一现象说明:我国?(15字以内)
(2)政府应该加大?(15字以内)


参考答案:(1)“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漏洞”。
(2)对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本题解析:压缩语段的信息,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了,但相应的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今年,我国计划把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由9%下调到8.5%,以缓解环境压力,做到可持续性发展,请你以此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不超过25字。(3分)
答:?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少一点盲目,多一点理智;牺牲一点速度,增添一份绿色。


本题解析:
(内容包涵“速度”与“环保”,语言通顺,不超过25个字,则可得满分。)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