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相关文学常识和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第二句的句式,在前后的横线上写三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
了固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之于人,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穿越生命、穿越心灵的选择。
参考答案:面对昏君佞臣,屈原选择了投江;?面对田园自由,陶潜选择了弃官;?面对大江东去,苏轼选择了旷达。
本题解析:共4分,每句1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把下面一首诗中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扩展后不超过70字。(6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参考答案:参考:细雨初晴的春日,溪边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时节如烟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浓郁的翠绿,枝头的残花在雨中落尽,于是不小心露出了娇俏啼鸣的流莺。
本题解析:本题属诗歌鉴赏中的分析意境型题目,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语言表达中的扩展语句题。要答好这类题目,就是要展开想象描摹画面内容。诗题目为“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诗的开头两句,就从春天的景物写起。描绘了一幅暮春景物图,扣住“杨柳”、“残花”、“流莺”等意象合理想象,描述画面即可,注意不要超过字数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咱们俩不打不成交,一块儿干,杀它个翻天覆地。
B.听到我们班获得冠军的消息后,同学们都高兴得载歌载舞起来。
C.大家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嘛。
D.学无止境,读书人务必谦虚好学,才能进步;倘若师心自用,就裹足不前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翻天覆地:常用来形容变化巨大。多用做定语,如"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常用来作"杀、闹、吵"等词的补语应是"天翻地覆"(常指闹得很凶)。B载歌载舞:多用作谓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欢乐的大型场面。句中用来作补语不行,且语境也不合。D师心自用:师心,拿自己的心作老师。原指心领神会。后指只相信自己,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主角/角斗隽永/隽秀婀娜押解/浑身解数
B.绽放/破绽弹劾/弹冠相庆间隙/间不容发
C.度量/忖度抹布/拐弯抹角游说/说一不二
D.朝晖/朝觐纰缪/未雨绸缪削减/削足适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主角/角斗都读jué。B. 绽放/破绽都读zhàn;弹劾/弹冠相庆都读tán。D. 削减/削足适履都读xu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案进审判,辩护律师竟将被告人的行为解释为“激情杀人”,并以其系初犯、偶犯为由,认为被告人罪不容诛。
C.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其中中国人取名字将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精髓发挥到极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A.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B.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用在此处不合语境。C.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完美,别人不能再添一词一语;也指一言不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