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2 13:11: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的语段,开头划线的句子是比较抽象、概括的,请围绕这句话,展开形象的描述,将语段补充完整。(不超过80字)(4分)
在那些知识丰富的书籍中,孩子的阅读充满了功利性。
所有的诗意、幻想和美在客观冷静的知识里奄奄一息。当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磨成光滑的鹅卵石,当诗情画意消失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光彩呢?



2、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过去对于这些老知青们来说,无疑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这些古诗,老师读了觉得好,认为值得你们这些初学者向它们学习。
D.通过制定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中国银行也将与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的接轨。



3、语言运用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句序是()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有益的加以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消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2)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      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3)在学习《苏轼词两首》时,老师说:“你们一定要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难以体会到苏轼的情怀。”
A.原型一齐倾耳细听
B.原形一齐洗耳恭听
C.原型一起洗耳恭听
D.原形一起倾耳细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浆(qiónɡ)款(shí)身(jī)抖(sǒu)
B.制(xié)河(pàn)马(yǐn)动(zhé)
C.垂(xián)渣(zǐ)骗(mēnɡ)外(fèn)
D.拮(jù)色(jué)会(yù)制(páo)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