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六)
2017-08-22 13:24: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技艺是可以习得和模仿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B.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够超越历史。
C.男孩告诉他自己,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D.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对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不久以前的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序:模仿和习得;C.介词结构残缺: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D.应为“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fán)
视(wǔ)
下(bì)
伤(chuàng)
B.拜(yè)
心(fǔ)
(tǎn)
(xuàn)
C.生(zōu)
(wò)
力(lù)
(sháo)
D.谤(?mǐ)
箴(zhēn)
赋(sǒu)
(xí)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边加粗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车以为轮(róu)
B.虽有槁(bào)
C.善于物(jià)
D.而望(qì)?
金就则利(lì)
(yú)
步(kuǐ)
(jì)?
明而行无过矣(zhì)
马(nú)
金石可(1òu)
牙(zhǎ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根据示例,请你根据常识,辨识一下以下三幅示意图分别是哪种交通标志。

示例:图1是环型交叉路口标志

答:                                                                                        
                                                                                        


参考答案:
图2是上坡路标志。图3是过水路面标志。图4是易滑路面标志。


本题解析:
一是宏观读图。 按照正常的地理方位读图,注意图上都标注了什么地方,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等。如果是其他标志性示意图,要抓住自己的第一感觉,它像什么?然后顺着这个思路来进行。
二是微观品图。我们要读设置的问题,把设置的问题弄懂后,再带着这个问题微观品图。
三是按图索骥。首先,要善于选点,这个点很重要,如果我们盲目地看示意图,没有抓住其核心的东西,没有找准切入点,不仅答案不完整,而且话语也是语无伦次的。然后再“按图索骥”,就可得出答案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一个镇上,有人通过学驴叫的方式企图引出丢失的驴来,因此受到其他镇的人嘲笑,从此结下仇怨。这一天,双方正要为此械斗,桑丘学驴叫,招来一顿狠打,堂·吉诃德为了救助桑丘,也和他们打了起来。(《堂·吉诃德》)
B.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觉民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家》)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又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进京赶考。(《红楼梦》)
D.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遂与道人一起进京赶考”错,他是遁入了空门。本情节是与教材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相关的情节,学生应该有印象。
点评:本题是一大亮点,通过考试的形式促使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到阅读的本位上,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切实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