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2 13:26: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5分)


参考答案:(5分)题目:盘根错节,人机难离(2分)
寓意:手机已植根于人的身体,人已异化为手机的奴隶。(3分)


本题解析:这类题目在解答时要认真看图,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题目、图画、解释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包括人物的神情,也是重点。分析时要联系现实,分析画面背后的内涵。本题漫画,画面上是一只手拿着一部手机,从手机的底部生出许多植物一样的根须,根须向下方人的手腕部分延伸,将人的手腕牢牢缠住。由此可以判断出,此漫画反映的是智能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拟题可以概括主题来拟,也可以概括画面主体内容来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香港大学2009年颁发的名誉院士的名单里,出现了一位没有接受过教育、来自基层的食堂服务员。这位82岁的婆婆袁苏妹,曾在港大食堂服务44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除起居、饮食之外,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30—50之间,内容切合实际。
答:?


参考答案:示例:她出身平凡,却演绎着高尚;她地位卑微,却彰显出尊贵。她的服务生涯有限,但服务的真心始终不变。她是最温暖的港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网络语言发展前景调查表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参考答案:(1)大部分(或“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经过规范,进入日常生活。
(2)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是比较宽容的(或“接受”“认可”),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奥运盛会在北京举办的难得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运动员的昂扬斗志,他们以无所不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比赛当中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B.“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可是许多不了解股市行情而一心只想投资赚钱的股民对此却不以为然,结果等到他们血本无归后方才后悔不已。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太空漫步”才得以圆满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歌唱、诗文、书法等),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A.“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B.“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不合语境,应该用“不以为意”。D亦步亦趋,指自己没有主张,或者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2013年10月11日,正当新一届的高三毕业班的一些同学为报考国际知名大学开始准备时,辽宁省2013年高考文科第一名考生刘丁宁却从香港大学退学,重回母校本溪高中复读,备战2014年高考。这则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议论。
你对刘丁宁的选择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示例一】刘丁宁选择退学复读体现了年轻人的独特主见和个性追求。港大作为一所世界级名校,是很多考生的奋斗目标,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别,港大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优秀人才。对此,学生可以也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刘丁宁通过在港大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后,为自己重新做出的选择值得尊重。
【示例二】刘丁宁选择退学复读表明了中国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首先,港大作为世界级名校,必有一套先进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来自内地的学生而言,可能需要适应。
其次,内地有些学生虽然是高考中的赢家,却在之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常被评价为“高分低能”。所以,国内基础教育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闻点评的题目,要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要有理有据。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