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8-22 13:38: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参考答案:(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后收入儒家“五经”之列。
D.在《君子之风》中孔子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论语》不属“五经”之列)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句名篇填空(8分)
小题1:一去紫台连朔漠, ??。
小题2:无边落木萧萧下, ??。
小题3:其险也如此,?
小题4:??,此时无声胜有声。
小题5:寒衣处处催刀尺, ?
小题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小题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
小题8: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
小题1:独留青冢向黄昏?
小题2: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4: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5: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7:赢粮而景从?
小题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本题解析: 注意几个易错字,“冢”“尽”“嗟”“幽愁”“砧”“赢”“颁”
点评:注重名篇名句,诗文结合。所选句子来源丰富,有唐代诗歌,有先秦散文,有唐宋八大家之作。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4)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参考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1)山岛竦峙百草丰茂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