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2 13:40: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高中生不会编笑话的深层次原因,恐怕是青少年内心“笑元素”缺乏造成的,而这又与教育教学氛围以及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
B.寒冬将至,有人建议,可考虑采取分散式集中供热,以居民小区等若干区域为热源点,分户计量收费,供暖时间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
C.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假如南亚某些国家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D.连日来,全国几个大城市相继发生了因为年轻人没有主动让座而引起冲突的事件,这使得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道德问题。



2、阅读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赋是词和赋的统称。“辞”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则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体制。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
C.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中唐时韩愈、柳宗元等发起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先秦两汉散文的回归。
D.笔记体散文,属于古文中的杂记一类,因随笔所记,体制短小,形式活泼,故名笔记文。它特色各异,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重品评人物,沈括的《梦溪笔谈》重经世致用等。



3、阅读题  填空(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满载一船星辉,?
(3)风萧萧兮易水寒,??。
(4)《包身工》的作者是?,巴金的《家》《春》《秋》被合称为“? ”。?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鞭长莫及    疾恶如仇    豁然开朗    得垄望蜀
B.融会贯通    引而不发    病入膏肓    羽扇纶巾
C.釜底抽薪    江枫鱼火    醍醐灌顶    汗牛充栋
D.自出机杼    茅塞顿开    深居简出    因咽废食



5、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A.属文zhǔ对称chèn沮丧jǔ
B.伎jì俩liǎng 逮捕 bǔ麻痹 bì
C.包庇 bì濒临 bīn 哺育 bǔ
D.泊位 pō傍晚 bàng鄙视 bǐ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