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25 20:53: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按宝玉的说法,这株海棠对应的是谁?她和宝玉之间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她死后宝玉又做了什么? ?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 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 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块距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 年在乍得挖出一块有350 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1、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托迈”是被科学家们认同的约320 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的最早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B、“托迈”是于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C、“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D、“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了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2、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原始人类一样,它的颅腔很小,下半部分较平,具有不突出的颌骨。 B、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程度跟原始人类非常相像。 C、它生活在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具有原始人类的外部特征。 D、它证明了人类进化路线的多分支特性,西非至少也有一条路线。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托迈”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学研究的视野,并将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 万年。 B、科学家们都认识到,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地理隔离因素。 C、关于“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东非大裂谷东支出土的数量众多的原始人类化石中,以有350 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为时代最早。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能直立行走,是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因素。 B、在法国生物学家布鲁内的发现之前,东非曾一直被视为人类起源的摇篮。 C、如果“西边的故事”能够成立,“托迈”将被认为是迄今所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 D、“托迈”的出土表明最早的原始人类在整个非洲的分布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广泛。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宰予的挑战 《论语》里,宰予因“昼寝”挨夫子骂而出名。不过睡了个午觉,孔子生气,说说弟子是可以的,但老人家的话说得实在有点过了。什么“朽木不可雕也”,什么“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一向温柔敦厚的夫子,突然变成“毒舌”,说了许多狠话,令人难解。不就是睡了个午觉吗,至于如此发飚吗?当时孔子不会被什么事气糊涂了吧? 其实,孔子对宰予的不满,郁积了很久。孔门之中,宰予是唯一敢在思想上挑战夫子的弟子。 宰予最初的挑战,是在课堂上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他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要是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一起死,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这井该不该跳? 这是一个逻辑的陷阱。宰予想看看夫子会不会往下跳。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深思熟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救嘛,不一定非要跳井呀!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呀!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宰予的问题。他没有往“井”里跳,而是从井边绕了过去。 宰予的另一次挑战,是关于儒家“守丧三年”的礼制。宰予感到三年丧期太长,专门去问孔子,还发挥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这次,孔子回答得很直接:“于汝安乎?”这是问宰予:不“守丧三年”,你安心吗?孔子认为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离世,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经地义之事。不想,宰予却回答:安心。孔子只好说:“安则为之。”宰予走后,孔子感叹说:“予之不仁也!”对他的印象变得更差了。 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平心而论,宰予的主张更实际一些,但他一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样子,很难让夫子高兴。 再后来,宰予居然怀疑起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了。他问孔子: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到底是人呢,还是非人?他怎么可以活三百岁呢?这个问题有点科技含量,不好回答,气得孔子说:“予非其人也!”意思说,宰予根本不是能讨论这个问题的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形容宰予“利口辩辞”。的确,宰予的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却承认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得出人生的一大教训:对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孔门之中,像宰予这样的异端,绝无仅有。孔子虽不喜欢他,却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有意思的是,《论语》也详细记录了宰予的一次次诘难和夫子对他日益增加的不满,而没有像今人那样,努力将不喜欢的人和事从历史中抹去。 宰予的结局并不好。据《史记》记载,他后为齐国大夫,卷入内乱,终被“夷其族” 。——像多数异端人物一样,宰予的命运,并不令人意外。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12期,作者钱宁) 小题1:对“宰予说的是事理,孔子讲的是情理,各有各自的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予说的事理是:三年丧期太长,因为他觉得: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B.孔子说的情理是: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离世,子女按情分应为父母守丧三年。 C.宰予的观点和孔子的观点虽然矛盾,但支撑他们各自观点的理由都是充分的,没有谁是谁非之分。 D.宰予和孔子的看法虽各有道理,但宰予否定了老师的观点,这也暴露出他平时对孔子也怀有不满。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列出了“孔子对宰予的不满”的几个方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关于“井有仁焉”的辩论上,宰予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B.父母离世后,宰予认为子女不应为父母守丧三年,自己这样做也会安心的。 C.宰予敢于怀疑三皇五帝们的“神话”;且宰予能言善辩,不在子贡之下。 D.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君子可以被别人欺骗,但不能自己犯傻,这是说我不会上你宰予的当,去直接回答那个问题。
B.宰予认为“守丧三年”则礼坏乐崩,所以孔子同意了宰予的这种说法,并说“安则为之”。
C.宰予能言善辩,可与子贡比肩,孔子开始很欣赏他,后来对他的不满情绪却日益增加。
D.孔子虽然从感情上不喜欢他,但从理性上认同宰予,所以从没有要将他逐出孔门之意。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机械不稳定性通常是工程师尽量试图避免的一个问题。这种不稳定性可以迅速导致结构损坏:负重支架的坍塌,钢板平面的变形,或金属外壳的扭曲。结构损坏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美国在“二战”中制造的万吨货轮“自由轮”在海上航行时便因结构损坏而解体。对弯曲结构的数学分析过于复杂,该领域研究在19世纪中已经中止,因为利用当时的方法根本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然而,在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新一代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开始接受不稳定性。这些研究人员受到几何学和非线性数学最新进展的启发,从而取得他们的前辈们无法企及的成果。例如,他们已经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解释白菜叶和撕裂的塑料垃圾袋为什么出现波纹;计算了织物和纸张褶皱的模式;解释了脊椎动物胚胎中内脏纹路的生长方式。在实际应用方面,柔性聚合物和有机硅材料的广泛应用也一直是启发研究人员灵感的源泉,特别是智能手机柔性而又结实的外壳材料。这类材料使得电子产品、机器人、工具、车辆在彻底变形后,仍有可能恢复原貌。
来自哈佛大学的工程师贝尔托蒂在2012年3月美国物理学会(APS)的波士顿会议上,向人们展示了她在一家玩具店的发现:投影在屏幕上的“霍伯曼O形扭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彩色塑料链形成的中空足球。然而,只需简单扭曲这个球,让塑料链绞合,就可以使其塌陷成一个比原来小很多的球体,而向相反方向扭曲,又可以使它扩张回原来的大小。贝尔托蒂说,在这个玩具的启发下,她的团队创造出一种球形装置,利用机械不稳定性而不是链的绞合,来塌陷和扩张,完成与“霍伯曼O形扭球”相似的变形过程。贝尔托蒂解释说,困难在于弄清楚一种结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不稳定性,才能表现出所期望的行为,为此,必须精心设计球形装置的“软点”。
阿默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桑坦格罗表示,他和他的同事们正致力于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完善来完成对材料的折叠。研究人员预测,可以通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按照计算机生成的不稳定模式来刻写二维薄片,然后通过一个平稳、协调的操作过程将其准确折叠。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极端力学运动”带头人之一里斯的实验室则正同贝尔托蒂等人合作,他们的目标之一是编译一个模型辞典:在特定刺激下,多面体模型将以可预测的方式出现褶皱、弯曲、延伸、塌陷、膨胀等行为。这些模型都以带孔洞的球壳为基础,孔洞周围的连接物带有精心设计的软点,在受到压力时会褶皱弯曲。理论上,可以将这些可变形的多面体制成各种尺寸,小至纳米尺寸的给药小球,大至田径场可伸缩的屋顶。此外,能挤压成类似章鱼状而通过微小空间的机器人、能扩张成帐篷的背包,以及能像笔一样卷起来别在耳后的手机都变得可以想象。展望未来,一套能解释柔性固体扭曲时所表现出行为的新规则已呼之欲出。研究人员看到了一个将损坏转变成功能的全新境界。贝尔托蒂和她的热情拥护者都相信,极端力学的前景极为光明,远不只是工程师的玩具那么简单。
(本文系据《变形材料崛起》一文改写而成,原文载《环球科学》2012年10月号)
小题1:下列关于“机械不稳定性”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机械不稳定性”势必导致结构的迅速损坏,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工程师们通常都试图尽量避免它。
B.近年,“机械不稳定性”与过去迥异的新性质随着科学的进展被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发现,因而大家开始接受它。
C.利用“机械不稳定性”,可以使物体出现褶皱、弯曲、延伸、塌陷、膨胀等改变,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发生改变的新规则。
D.把握“机械不稳定性”导致物质改变的规律,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分析,在这些方面,今天已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小题2:关于极端力学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与原文吻合的一项是[0.60]
A.发明了“霍伯曼O形扭球”,它可以经扭曲塌陷成一个比原来小很多的球体,向相反方向扭曲,它又可以扩张回原来的大小。
B.发现了柔性聚合物和有机硅材料,这类材料使得电子产品、机器人、工具、车辆在彻底变形后,仍有可能恢复原貌。
C.发现了球形装置的“软点”这一关键,如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就可能使结构表现出人们期望的行为,从而编译出一个模型辞典。
D.将损坏转变成功能的全新境界已经出现,因为已经有了智能手机柔性而结实的外壳材料,还将出现纳米尺寸的给药小球和田径场可伸缩的屋顶。
小题3:下面对原文文意的理解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在“二战”中制造的万吨货轮“自由轮”在海上航行时解体,是结构损坏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之一,而且当时无法对其进行深度解析。
B.从白菜叶和撕裂的塑料垃圾袋出现的波纹,到脊椎动物胚胎中内脏纹路的生长方式,这些都可以从不稳定性的理论中得到解释。
C.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完善,可以完成材料折叠的完全自动化的过程,但目前其中的一个遗憾,是计算机生成的模式仍不稳定。
D.能挤压成类似章鱼状通过微小空间的机器人、能扩张成帐篷的背包,以及能卷起来别在耳后的手机,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按要求完成题目。
“经济普查,从标哥查起。”12月24日夜,南京,在临时搭建的数米高的露天红帐内,陈光标站在一沓沓百元人民币堆出的“钱桌”旁,指着身后、左、右的三面“钱墙”说:“我就是要用这种夸张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并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红帐、红色百元大钞、黄色聚光灯,加上陈光标的浓眉、红色领带,一眼望去,就是典型的陈光标风格,依旧浓墨重彩,依旧“景”不惊人死不休。
他说,这就是陈光标的“演播室”,16吨的百元人民币用一辆东风大卡车运来后,20个人“搭建”了5个小时才完工。
2014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全面启动。“摸清家底惠百业,经济普查靠大家;经济普查知根知底,科学发展有理有据”,陈光标说,这样的陈氏号召宣传方法,更容易引起老百姓关注,也节省了宣传经济普查的报纸版面,节约纸张也算是环保。
但无论陈光标自称的初衷如何,“标哥”式的手法拿出来,随之而至的质疑声也会不绝于耳,比如,作秀、夸张和炫富。从2010到2013年,每年陈光标都会摆出“钱墙”来撑“慈善捐款”的场面,之前是“钱堆”、“钱墙”,现在是用钱搭建出的演播室。听到作秀和夸张两个词,他先是哈哈大笑,然后就欣然承认:自己做得“过”一点,才能唤起更多人对公益慈善的注意。而提起炫富一说,陈光标看了看手里的一沓钱表示:“希望更多人跟我一起炫富,因为我的钱来得阳光。希望标哥晒钱的作用,能引领更多企业家一起晒钱,在五年一次经济普查时拿出来晒一晒,看看有没有生虫、发霉的。”
小题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含标点)。(2分)
小题2:根据文意,概括陈氏宣传法的特点及其好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