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8-25 21:14: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4)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参考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觉慧因觉民抱怨他的读书声而赌气走出房门,无意中听到婢女婉儿和鸣凤的谈话,说冯老太爷要在大房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做姨太太,她们都表示不愿意。(《家》)
B.宝钗派老妈子送东西给黛玉,口中嚷着“宝玉和黛玉是天生的一对”,这让黛玉辗转反侧以致做噩梦,梦见自己被父亲许配给别人,向宝玉求救,宝玉向她剖心而死。(《红楼梦》)
C.曹操回军攻冀州,采纳许攸之计,引漳河水灌之,结果城中水深数尺,守军又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曹操夺取冀州城后,许攸居功自傲,曹操下令杀了许攸。(《三国演义》)
D.堕落女子巴格特生有一个女儿,发疯似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后来她的女儿被两个埃及女人用一个独眼、驼背、罗圈腿的畸形儿将她女儿掉包,只剩下一只小鞋,从此母女失散。(《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句积累。
(1)师者,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参考答案:(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3)圣人无常师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靡有朝矣。
小题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小题3: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小题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5:当余之从师也,?


参考答案:
小题1:夙兴夜寐
小题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小题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小题5:负箧曳屣


本题解析: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寐、瞬、庇、俱、残夜、箧、屣”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2)俯察品类之盛
(3)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