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1:27: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叫作沙漠地黄的绿色植物,它的叶子不仅硕大,而且更是在叶面上“堆”起了许多小“丘包”;它还在小丘包间“挖”出了许多沟沟壑壑。更绝的是,它所有叶子的叶柄不是长在枝杆上,而是伸入地下,与根部相连。
原来,那些丘包能更有效地挡住水分子。特别是在水汽比较多的黎明和黄昏,这些疙疙瘩瘩可就要大显神威了。当些微的水分子聚集成小水滴,小水滴又聚集得足够大的时候,它们因压力而滑落,汇入沟壑中;随即,它们又顺着小沟流到了根系处。
每株沙漠地黄的平均年集水量为4.2升,这些水就是它年所需要的水量。沙漠地黄就靠这种“自我灌溉”的方法顽强地生存着。
请以“自我灌溉”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自我灌溉
一直羡慕着,靠自我顽强而独立生存的事物;一直崇拜着,不依靠外援与恶劣环境抗争的精神;一直向往着,能通过顽强拼搏走向自我强大的境界。
带有小丘包的叶子硕大的沙漠地黄,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在小丘包间“挖”出许多沟沟壑壑,而且所有的叶子的叶柄都深入地下,与根相连。这些都是经过漫长的进化,为了收集生命必须的水分而做的努力,是一种经过了痛苦,也收获了成功的“自我灌溉”的典范。
“自我灌溉”,顾名思义便可知道那是一种不依赖外部赐予,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付出,去适应环境,甚至改善环境,以达到自我壮大自我强化的目标的生存方式。
有了这种自强精神,才会有这种顽强作为,有了这种顽强作为,才为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和生机,世界的美丽因为“自我灌溉”而存在。
人生中有许多条件是无法选择的,就像沙漠地黄不能选择它的生存环境一样。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刘伟,一场无妄之灾把年仅十岁他搁置在生命的荒滩沙漠。他双臂丧失,重度残疾。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坐吃等死。而是训练自己的双脚,让它一点一点灵巧,一点一点的有力,两年后,他用他的脚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摘得两枚金牌。十六岁时学习用脚打字,现在他打字速度已经挑战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达到每分钟233字,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十九岁开始用脚弹钢琴,现在达到常人用手弹琴的专业7级的水平。
你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就像沙漠地黄通过自我灌溉而精彩的生存一样,他的精彩同样来自这种顽强的精神,来自这种自强的作为。
不只是残疾人,其实生活中的我们都应是这样。没有自我灌溉的意识和品质,没有自我灌溉的决心和毅力,没有自我灌溉的行动和作为,我们都将一事无成。
依靠温室的花朵没有浓郁的花香,依靠外壳的昆虫只能爬行,只知依靠外力不懂自我灌溉的人永远没有建树。
把你的人生规划成精彩的画面,不要忘记涂上自强的底色。把你的人生打造成扬帆的船只,不要忘记带上自强的篙桨。把你的人生培植成生机勃勃的园林,不要忘记自我灌溉的法宝。
自我灌溉,强者的声音。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感悟自然的命题作文题,材料所侧重的是沙漠地黄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特点,但是写作时不能只关注这种“精神”,而是它为适应环境如何自强自立的“作为”,才能扣住“自我灌溉”的题旨。写作时要由植物的自我灌溉联想到人生也需要自我灌溉。“自我灌溉”就是给自己的心田浇灌知识、信心、精神等营养,使自己保持滋润,精力充沛。沙漠地黄的这种自我灌溉的智慧给我们很多启迪:自己的人生自己写,自己的路自己走;每个人都应该发挥个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一个总能做到“自我灌溉”的人,即使再恶劣的环境,他也能微笑面对,并能以自己的不断壮大,获取大的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答案解析】对这则材料,如果从苏东坡前倨后恭,立即改联这个角度去分析,可以提炼出:人应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如果仅从苏东坡题写对联和修改对联的角度去看,可以提炼出:少年苏东坡才智超人。但这两个立意只有前一个是基本立意,只有它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进与走出”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走进书本与走出书本、走进历史与走出历史……它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联想和思考,它有时体现了一种洒脱,有时体现了一种智慧,有时体现了一种勇气。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走进与走出”有关的经历、见闻、感受或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诗人顾城有句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几小时飞机就到了;美国在地球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
  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抑或你有什么新的看法?请以“远和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


本题解析:范文
远和近
                   高三(1) 周子鉴
  我之所以住宿,有两个原因:第一,家离学校太远了;第二,老妈太烦。家离得远,不住宿就得花一个半小时上学,浪费时间;老妈太烦,不住宿就得成天听她唠叨,受不了。
  两者中,更关键的还是后者。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拉屎撒尿,无论是呵责斥骂还是安慰鼓励,老妈都有一句话掰成三句话说的能力,仿佛前世来生的话都得让她说了,滔滔然如黄河汹涌,滚滚乎似长江奔流,让人叹为观止。做儿子的我实在没能力承受,幸而高中有住宿生名额,才得以逃脱。饶是如此,仍然一日三短信全天无停歇。夜归至宿舍,十一二点,手机一响,察之,乃“明天气温低,望多穿衣”云云,惟苦笑耳。
  所以我想从家里逃出来,离她远一点,至少落个耳根清净。我想我也足够坚强,不需要老妈做我的“坚强后盾”,只要她能别唠叨我就行。
  我也一直这么想的,直到今年夏天。
  从来不知道夏天也可以这么寒冷,明明是暑热的时候,却一丝生机也没有,窗户外面的鸟粘在树枝上,张开嘴却发不出声音。跟前竞赛领队老师继续说着似乎是总结一类的发言,我却什么也听不进去。
  北京队里,只有我没有奖,连最低的铜牌也没有。只有一张参赛证。
  我五年的辛勤汗水,五年的拼搏努力,成百道题的积累,日夜的计算设计,换来一张参赛证,一张参赛证。
  领队老师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我也就强自笑了笑,说了句“没事的”。对啊,我足够坚强,不会为了自己五年辛勤化为乌有这种事悲伤;这样的小事,不会让坚强的自己难过,对吧?我问自己。
  和选手们握手道了别,我回到了宿舍,正是周六,同学们都回了家。我把门反锁上。本来嘛,我足够坚强,为了这点小事就哭起来,让人看见了也太不爷们儿了。
  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不坚强一会儿也没什么关系吧?正这么想着,手机响了。
  我接起电话。老妈。她说:“我知道了。没事儿。”
  然后她就开始一句话掰成三句话,她说竞赛这种事没谱,神仙也难保不失手;她说考过就好了,和全国高手较量过,是个经历;她说你们领队对你评价很高啊,一直奋勇拼搏什么的;她说你回来吗,炖了大骨头汤;她说要不还是出去吃吧,妈请客:她说姥姥还做了酱肘子,这次回来你就带走到宿舍吃去……
  真是,烦啊。这情形,就像是她站在我面前,唠唠叨叨个不停,也不让我插话。我几乎能看见她围裙上的汤渍,闻得到大骨头汤的味道,鲜得要命,暖得像春天的阳光,几乎能消融世间一切寒冰。
  “行啦,我这就回去。炖好啊。”
  嗯,我果然足够坚强,这话一点哭腔都没有。
  其实家离学校也挺近,坐车只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至于离老妈远一点的想法,更不可能了:只要她一唠叨,那就跟站在我面前一样。看来只能忍了。
  谁让我是她儿子,她是我妈呢?
[点评]
  这篇作文真诚而勇敢地写了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挫败,扣住“远和近”分析了它的正面价值,选材上有特点。文中的“远和近”包含两组辨证关系:1.家与学校距离的“远和近”,在惧家怕家或思家爱家的孩子心中是可以有条件地转化的;2.“我”与母亲的亲疏关系也是可以转变的。条理清晰,耐咀嚼。(指导教师:杜蘋)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俗话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人们为了生活,整天忙忙碌碌,急于获得,而吝于割舍。事实上,该舍不舍,造成生活的负担;不该舍而舍,又造成人生的遗憾。到底何者该舍?何者不该舍?值得我们深思。请以“舍与得”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至少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