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25 21:28: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根据课文默写填空。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季氏将伐颛臾》
②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同上)
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老子》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作答,多选多做者按其所答的前五句评分。共5分)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小题2:积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小题3: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小题5:?,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6: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小题7: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8:?,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铃霖》)



3、其他题  (1)清代有一古文学派,叫桐城派,其中写《登泰山记》的作者_________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其作者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______________。
(2)塞上上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3)故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杀了督邮后便挂印而去。
B.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表,教他拦截孙坚讨玉玺。
C.妙玉送茶给贾母等一干人喝,刘姥姥一口便将一杯茶水灌将下去,晴雯将之称为母蝗虫。
D.一个马弁带来了一个涂脂抹粉的暗娼来到了高家,克明坚决反对,马弁极其愤怒,声称要带一连的兵力驻扎在高家,最后还是克明请自己的同学解决了这件事情。



5、其他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2)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6)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8)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