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25 21:28: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分)
风吹四季,不一样的感觉。
春风和煦,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金风飒爽,给大地铺上橙黄,那是风对大地的赞美;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夏风热烈,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风对大地的问候;(3分) 寒风凛冽,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3分)


本题解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首先仔细研究题干和“示例”放过其中任何一个信息。比如本题,题干要求“句式一致,修辞一致”;此外,“示例”首句的“风吹四季”暗示应填的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示例”仅提供了春和秋两个季节;而且每句都是先用个两字词语写该季节的风,然后用拟人手法写这种风“给大地”怎么样,再用比喻或移用手法对风给大地的动作进行描写。明白了这些,才能答好此题。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桑国粹礼尚往来粉妆玉琢
B.暇思启锚层峦迭嶂荒诞不经
C.林荫道自栩一泻千里残羹冷炙
D.闪铄斑斓销声匿迹别出心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遐思、层峦叠嶂/C林阴道、自诩/D闪烁。本题考查字形,对于字形可采用巧记。依照词义记字形:“遐思”中“遐”的意思是“远”。“礼尚往来”中“尚”的意思是“崇尚”。“ 层峦叠嶂”中“叠”的意思是“重叠”。“自诩”中“诩”的意思是“夸耀”。“荒诞不经”中“经”的意思是“正常”。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的趋势越发明显,地球表面温度不断升高。预计到2l世纪末期,地球上很多地区会干旱少雨,地表温度将逼近甚至超过50℃,可谓焦金流石。
B.陈水扁上台6年,已经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小小律师一跃成了亿万富翁,如今劣迹败露,为了欲盖弥彰,抛出区区400万元,妄图用小利掩藏大头。
C.钱从哪里来?美国人的习惯就是借,赤字财政。然而,除寅吃卯粮外,美国还向外国发债券借钱,中国就是一个被借钱的国家。
D.当前,人们呼吁相关部门加紧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文明规范制度,在每一个环节筑牢堤防,减少模糊地带,杜绝“擦边球”,彻底清除低俗网站的生存空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欲盖弥彰”指某人企图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反将过失或坏事露得更加明显。此处可用“掩人耳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弥漫雪泥鸿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涣散殉情再接再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商榷座落要言不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洋相和蔼共克时艰管中窥豹,略见一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再接再厉;C项,坐落;D项,略见一斑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2009年,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大学生实习又与就业息息相关,某媒体就大学生实习问题对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①通过实习获得了什么?

工作经验
正式工作机会
实习鉴定
其它
71%
19%
8%
2%
②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专业技能
其它
55%
29%
13%
3%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一条结论,不超过36个字。(4分)
结论:?


参考答案:(4分)大学生从实习中获得了工作经验,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