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1:33: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恣意 联袂 煞风景 一叶瘴目 不见泰山
B 游弋 羁绊 附骥尾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C 嬉笑 干练 文诌诌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D 拖沓 害臊 座右铭 防民之口 胜于防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瘴”应为“障” C“诌”应为“绉” D“胜”应为“甚” )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中的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潦(liǎo)缩
烽燧(suì)
葭(jiā)苇
期(jī)我
B.踦(qǐ)
垓(gāi)下
刈(yì)旗
美人和(hè)之
C.阿(ē)房宫
绐(tái)
田父(fù)
怵(chù)然
D.新缯(zēng)
言讫(qì)
省(xǐng)兄
抟(tuá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余姚中学为践行勤俭节约、避免粮食浪费,从2014年5月起,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买菜适中,打饭适量,将所买饭菜吃完,但此后发现学生仍有将不少饭菜倒掉的现象,为制止这种行为,请你按照“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25字以内的宣传语。(4分)
直言警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婉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直言警示:杜绝剩菜剩饭,珍惜每粒粮食。
委婉劝说:将美味带进我们的身体,让光盘照亮我们的笑脸。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此题可以根据这一要求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参与、加工民间创作,向民间学习而取得的。
B.二十二年的艰苦生活,使高晓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加深了他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积累。
C.这篇小说描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农民改善生活的复杂心灵世界。
D.《药》一文,描述了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还得不到群众理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辨析并修改..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