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1:40: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边的句式再写几句与其结构相似的句子,构成相互照应的一组排比句,最后做出结论
? 未来的春,可能有鲜花飘香,也可能有荆棘丛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未来的夏,可以有绿树成阴,也可能有烈日曝晒;未来的秋,可以有金色的收获,也可能有荒芜的田园;未来的冬,可以有洁白的雪花,也可能有肆虐的寒风。因此我说,不要沉湎于回顾过去,也不要太希望未来,只要拥有现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我校历届高三均有以对联励志的习惯,某老师为大家拟好了上联:十二载摩顶放踵披荆斩棘只为踌躇满志谈笑去。述及同学们十二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下联他想表达同学们一定会坚持好后面的时间,今年高考必胜的美好祝愿。请你帮着拟写下联。
  十二载摩顶放踵披荆斩棘只为踌躇满志谈笑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百天被褐怀玉乘风破浪终能锋芒毕露踏歌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记者在古玩城看到,不断有人带着藏品来鉴定,而争睹鉴宝过程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C.我知道这本书是你珍爱的东西;我一定注意保护,不出一个月,我一定完璧归赵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越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       ,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      


参考答案:(1)流行语折射出社会心态(2)随着社会的发展(3)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全貌(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对文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①上文列举的种种现象和下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可知,应从“社会”和“流行语”的关系角度组织答案;由②下文“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由此得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③上文“但”引导的句子与前文的语意构成转折关系,既然前文语意是“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相对“一部分”后面自然应从“整体”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