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审题的角度较多。阅读时可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构思,如“乐观”、“钟情”、“希望”、“魔法”、“灵性”、“网络”、“蹿红”等。从事件、心态、行动、网络魔力等几个角度出发,可得出以下立意:
(1) 从“扫把姐”的行动的角度出发,可立意为:①平凡的事情坚持做,最终也会臻于非凡之境。②把工作当成艺术,即可化平凡为神奇。劳动创造美。
(2)从“扫把姐”的心态出发,可立意为:①心怀梦想的人可开创新生活。②兴趣助人成功。③热爱生活,升华平凡人生。④做人要乐观(或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平凡人生)。⑤专注本职工作,让生活有滋有味。
(3)从“扫把姐”爆红的事件出发,可立意为:①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只要努力,平凡人(草根)也能成功)。②成功在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并不出色的学生问老师: “老师,我在您心中排第几?”老师毫不犹豫地说:“第一!”孩子惊喜地问:“真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另起一行,你就是第一
如果一位老师对一位并不出色的学生说:“你在我心中排第一。”我们大概会认为这是一种鼓励性的欺骗。但老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确实会发人深思——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
是啊!另起一行,你就是第一。
垂柳的姿势比不上白杨的挺拔,但那“清风扶弱柳”的柔美不更令人心动?月亮自是必不上太阳的光芒,但那“举杯邀明月”的潇洒不是别有一番韵味?寒梅自是比不上牡丹的娇艳,但那“凌寒独自开”的坚强不也让人欣赏?其实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对别人领先自己的哪一方面苦苦烦恼,站到你的特色行列,你就是第一!人,亦是如此。
一个个子不高,长相滑稽、呆头呆脑的孩子,无论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永远是被嘲笑的对象。他成绩不好,反应也有点慢,更是不善于与人交流,这种人似乎用不可能排第一的,可他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被一位领导看中,走上了戏剧舞台,从此,他便是第一了。他就是著名喜剧演员“憨豆先生”。
论学习,论交际,憨豆先生真是不怎么样,但另起一行,在他特别的戏剧表演中,他就是第一啊!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总会有那么特别的一行,你是第一!没有美丽的外表,但拥有修养和内涵,你依然魅力十足;没有骄人的成就,但拥有拼搏的精神,你依然会受到表扬;没有善变的口才,但拥有实干的作风,你依然会得到别人的珍惜;没有敏捷的思维,但有勤奋的品质,你依然不会落后于人…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你放弃努力去提升自己,只是不要总在弱项中沉溺烦恼,要能看到自己的特色,相信另起一行,你就是第一。
朋友啊,是鱼就不要埋怨没有飞翔的翅膀,在大海中你就是主角;是梅就不总想雪花的晶莹,在百花中你就是女神。在自己的一片蓝天下,去寻觅他那最耀眼的一束光吧!相信,另起一行,你就是第一!
本题解析:“第一”,我们通常理解为只能有一个,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人人都能做第一。排排看吧,要说班上排第一的非那位作文拿大奖,考试得头名的班长莫属;可是只要愿意“另起一行”,那位声音甜美的学习委员讲故事不就是第一吗?那位跳舞特棒的同学当然也是第一了……,众多的第一在我们的“另起一行”中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审题立意: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2.相信自己,成就未来。
3.换一个角度看人,你总能看到对方的优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随着一声枪响,各种珍稀动物的鲜血从画面上方流下,人类生活的地球变成了一块没有任何生命的干裂的黄土。(推出字幕):关心动物就是关心人类自己。
(2)(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老太太做好一桌的饭菜等着孩子们回家,等呀,等呀,等到的是一个个孩子因为忙不能回家的电话,老人无奈的说:“忙,忙,你们都忙!”
(3)2004年12月27日爆发了印度洋海啸,惨绝人寰的一幕幕震撼了全球无数人的心世界各国不断对受灾区组织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人们纷纷捐款,伸出关爱之手。
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也需要关心;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需要关心。
请以“学会关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也可以边故事。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话题已经给定了大致的写作方向,即“学会关心”,从这个短语来看,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不仅仅要写到“关心”,更应该写出如何学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所给的三个材料给出了一定的写作范围,可以是关心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也可以是关心互不相识的人,还可以是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更可以是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总之,写作范围比较广。从体裁上来看,写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应该写成议论文,如果编故事,可以写成记叙文。
点评:材料作文一直是全国卷高考语文比较宠爱的作文命题形式,本题继承了全国卷高考作文题近几年采用材料作文的特点。这道题材料的内涵容易把握,审题难度不大,可以说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无论是那种形式的作文命题学生只要功底深厚、立意深刻都能写出好文章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60分)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市沙井街道上星社区一名80多岁的老人在路上行走时,不慎摔倒在地。周围群众只敢报警,没有一人敢上前搀扶。
据目击者称,老人当时拄着拐杖从站台那里沿着辅道走来,走着走着,突然一个趔趄,就向前扑了下去。周围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一幕,但都不敢去扶。“谁敢去扶呀,又没有亲人在场,到时他反咬你一口怎么办?”围观市民如是说。
确实,在现在,帮助别人却被反咬一口的例子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造成现在人即使想献爱心却不敢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社会所致,不应批评在场的人。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于一个人道德良知的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类事情的?请就这则消息,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地里到处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同学们埋头向前走。摘了几穗,觉得不满意,便随手丢掉了。总以为机会还多,没必要过早定夺。
不料,苏格拉底大声说:“你们已经到头了!”此时,同学们如梦初醒,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懊悔不已。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很显然,材料通过苏格拉底教育弟子们的故事,来告诉读者最后一段的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最后一段才是立意的重点。从最后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说明,一个人应该珍惜眼前的拥有,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也可以立意为:把握机会。
点评:材料作文的材料是立论的依据,而命题作文的提示语仅起到引出题目、为考生打开写作思路、并含蓄地表露命题意图的作用。材料作文写作须紧扣材料,命题作文写作则不必死扣提示语。对于命题作文中的提示语,优秀的考生应该既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又要不受其限制,争取有所突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