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5 21:47: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处chǔ处理处世相处泰然处之
B.解jiě解除解送解元迷惑不解
C.劲jìng遒劲劲旅劲敌疾风劲草
D.塞sè堵塞要塞塞车敷衍塞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解送”“解元”都应读“jiè”;C“遒劲”应读“jīn”“疾风劲草”应读“jìng”;D“要塞”“?塞车”分别读“sài”“sāi”)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才过了六年时间,3.15这个金色标志已经不名一文了。
B.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C.房间经过修饰,窗明几净,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不值一文”;B.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本义见《庄子·大宗师》:指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用于此处符合语境;C.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面目一新”;D.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或集体内部的相互之间语言行为抵触。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不相一致”。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抓住中心话题“读书”,根据事理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再辩证分析,所以将②句放在最后,前面的正面论述③句肯定接在⑤句后面。这样就可以确定答案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涣散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yǒu)
汗流(jiá)背
B.脉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首(qiáo)
止渴(jiū)
C.殉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油(kāi)
断壁残(yuán)
D.付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yè)
(chòu)未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该题其他各项通假字分别为:A.趣通趋,B.不通否,D.有通又 通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