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以“我的故事”为题目背景,讲出一段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导引:有关成长的话题可以说是最好写的,因为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此类题目也有一个易犯的弊病,一不注意就会陷入散文化的空泛抒情而淡化主题。按照要求写,以成长经历中一段能引发人共鸣的故事作为故事背景,应是最好的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3)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天,狂风刮断了一棵大树。大树看见弱小的芦苇没受一点损伤,便问 芦苇:“为什么我这么粗壮都被风刮断了,而纤细、软弱的你却什么事也没有呢?”芦苇回答:“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无力,便低下头给风让路,避免了狂风的冲击;你们却仗着自己的粗壮有力,拼命抵抗,结果被狂风挂断了。
参考答案:思路分析:寓言故事要学会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从这则寓言来说,总体来说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既要敢于冒险(有牺牲精神),又要量力而行;理性与感性要合理看待。
从“弱小的芦苇”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
1.做事量力而行才能取得成功;
2.有时候,适当地“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3.柔能克刚;
4.做事情要冷静、明智;
从“大树”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
1.人要有自知之明;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困难、灾难。
评分标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刚柔相济战狂风
历史的狂风吹尽黄沙,淘尽多少英雄人物。
当狂风呼喊着向苏武袭来,他选择了抗争。面对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苏武用一句“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誓言表明自己对大汉的忠心。胡笳幽怨,大漠飞雪茫茫,苏武举起羊鞭,行走在枯草寒冰之上,将这群枯瘦的羊群定格成永恒的画面。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起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赤诚报国的信念。
十九年漫长岁月,惟有冷月相伴,映照在夜夜难眠的心扉。只可惜这是胡月。故乡的月亮,应该更大、更圆吧。
十九年,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傲骨铮铮,敲响千秋的绝唱。
面对苏武,我悚然动容。
当狂风狞笑着向司马迁袭来,他选择了坚忍。李陵之祸,使司马迁忍受腐刑之痛。他隐忍苟活,“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史记》是司马迁穷毕生精力写就的史学巨著,是荆棘鸟啼血的绝唱。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与其像鸿毛般逝去,不如忍受屈辱实现自己的志向。
面对司马迁,我肃然起敬。
当狂风咆哮着向辛弃疾袭来,他选择了沉着应对。南宋风雨飘摇,金兵入侵,干戈四起。朝廷主和,他偏不苟同,全力组织飞虎队抵抗金兵,多次击退敌军。即使英雄暮年,白发已生,也要持一把软羊毫写尽御敌之心,这是何等的忠心!
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三十八次,但他从不易志,不趋俗,把一腔热血洒向江天。是迁,他就兢兢业业;是谪,他就献计献策,心中念念不忘收复河山。
面对辛弃疾,我只能抬头仰望。
岁月迁流,穷其斯生。历史风云突变,仁人志士或慷慨激昂,拍案而起,自溢英豪之气;或俯首躬耕,勤力劳作,无语自显品质。
当刚则刚,宜柔则柔,刚柔相济,天下可运于掌。
本题解析:对于这则材料,要深刻理解其寓意。比如,“狂风”可以理解为困难、挫折、磨难、压力等等,可以理解为具体到生活中的经济危机、失业、地震、伤残、疾病等等,也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反动统治、残暴手段等等。“大树”可以理解为正义力量、英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有正义感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动摇的人等等。“小草”可以理解为弱势群体、地位卑微的人群,也可以理解为力量不足的、尚处在弱势地位的人等等。顽强抗争的大树体现了“刚性”,屈腰伏身的小草体现了“柔性”。在生活中,既有“大树”一样的“刚性”,又有“小草”一样的“柔性”;“刚性”有“刚性”的美德,“柔性”有“柔性”的优势,如果能刚柔相济,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顺应,那是最好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